【学院人才培养特色】冶金工程学院:“1245”型稀土稀有金属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
时间: 2019-06-30
来源: 江西理工大学
浏览量: 5289
收藏
本网讯 稀土和钨等稀有金属是不可再生的国家战略资源。我国是稀土稀有金属矿产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如稀土、钨储量分别占世界的 43%、61%,中重稀土占世界的 90%以上,是世界市场主要供应国。主要集中分布在边远、欠发达地区,如稀土分布在江西赣州、内蒙古包头、四川冕宁等,钨在江西赣南、湖南郴州、甘肃塔儿沟等。
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西赣州考察稀土产业时强调延伸产业链、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当今,战略新兴产业已成为时代特征,面对产业链人才需求,我国稀土稀有金属领域专业人才培养与需求存在培养数量不足、培养专业不均衡、资源主产区人才流失等问题。这与我国稀土稀有金属产业大国地位、资源战略作用、资源主产区的发展极不相称,影响我国稀土稀有金属资源高效开发与利用,削弱资源优势和科技投入。 面对具有“小产量、大用途”特征的稀土和钨等稀有金属产业急需复合型人才的问题。我校党委常委、副校长廖春发教授带领教学团队转变人才培养观念,由原来传统单一专业培养模式转向“矿业-化学-冶金-环境-材料”多元一体化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使学生接受更为广博的知识,成为行业立体性、知识集成性、能力复合性和素养全面性的“多元复合型”专业人才。
冶金工程学院以“国家战略需求、服务区域行业特色”为驱动,“教学、科研、企业、育人”有机相融合,“矿业-冶金-材料-化学-环境”多元学科交互渗透为基础,形成“一目标、二驱动、四融合、五交叉”的“1245”稀土稀有金属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解决稀有金属行业发展领域拓宽后相关知识体系的融合、新工科背景下实践与创新能力的提高、人格品行与职业素养全面提升等问题,为稀土稀有金属行业的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和技术支持。 经过十余年实践,已培养出900余名“多元复合型”稀土稀有金属人才,受到用人单位、教育机构等高度赞誉,为我国稀土稀有金属行业人才培养做出了重要贡献。经统计,历届所培养大学毕业生一次就业率都达到90%以上,其中51.6%的学生就职于虔东稀土、南方稀土高科、稀土矿业公司、章源钨业、江钨集团等稀土稀有区域行业,到边远、欠发达地区就业率得到显著提高。 (一)“1245”型稀土稀有金属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交叉融通、与时俱进”的培养方案,构建多元目标培养体系 冶金工程学院“交叉融通、立体多元”的课程体系划分为通识教育课程模块、学科基础课程模块、专业课程模块、实践教学模块和综合素质模块“五大”模块;增设矿产资源、选矿工艺、元素化学、新材料“四大”课程群等10门课程;实践课程涵盖经典知识与最新技术,实践学时占比达20%左右。 冶金工程学院围绕“特色鲜明、与时俱进”进行教材建设,开展校企协作成果与新技术“进课堂、进教材、进实验室”的“三进”实践活动,拓展学生综合素质。建设以完整产业链为主线的系列教材,出版教材16部。 “行业导向、竞赛牵引”的实践体系,塑造专业人才的复合能力 冶金工程学院塑造专业人才的综合能力,坚持“行业导向、产教融合”的教育实践理念,以符合稀土稀有金属产业发展趋势为创新教育导向,以中科院稀土研究院、钨资源教育部研究中心为实践与科技创新高地,采用校-地、校-企协同等方式,建立多层次、多类型、跨区域校内外实习基地,促进教育、人才与产业、创新链有机衔接;教师在企业通过生产实践完善与改进教学方法,培养“双师双能型”师资队伍。 冶金工程学院坚持“竞赛牵引、科研反哺”的教育实践方案。以国家级冶金科技竞赛、化工设计大赛等各类竞赛为动力,企业、教师科研项目为来源,国家离子中心、钨资源中心等科研平台为基础,引导学生进实验室、进平台、进项目,激发学生科技创新思维;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矿业、冶金、环境、材料工程案例,反哺教学,为学生搭建创新思维建立、创新场景营造、创新方法获取、创新能力培养“四个”创新能力平台;采用专家论坛、学术讲座、问题探究的方式,使学生接触专业前沿知识。年均举办各类讲座近百场,几乎每个学生都参与学科竞赛。 “红色传承、立德树人”的培养模式,强化稀土稀有精神育人体系 “红色传承、党性教育”的课程思政:以学生党建为切入,多渠道打造优良学风;用蕴含光荣传统、优良作风等因素的红色基因铸魂育人;加强思政课程建设,在专业课与实践中提炼思政元素,打造“润物细无声”的“大课程思政”氛围,使思想政治之“盐”溶入人才教育之“汤”,培养学生服务于国家战略需求、脚踏实地、吃苦耐劳的敬业精神。 “立德树人、德才兼备”的人格修炼:打造“铸魂”“固本”“强基”“提效”工程,塑造高素质、专业化教学与管理团队;利用学生党(团)课、主题班会、重大节庆、校园文化活动、志愿者活动等教育平台,融入立德树人教育理念;将“学稀有、爱稀有、献身稀有”教育融入学科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实践体系等各个环节。 (二)冶金工程学院教育教学成果主要创新点 以赣南苏区文化为引领,构建新型思政课题体系 以“VR+红色教育”为载体开发“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等一系列典型革命的现场教育课程,利用VR等现代技术弘扬伟大的赣南苏区精神,让思政教育、红色文化入脑入心;在《稀土冶金学》等专业核心课程中加入“在烈火中永生、真金不怕火炼”等思政元素,起“铸魂”作用。利用“重走长征路、探寻革命志”主题宣讲活动和红色走读活动,培养学生勇于担当、艰苦奋斗的精神和爱国情操,起“固本”作用。 通过开放性实验和“三进”实践活动,学生动手能力明显增强,各类学科竞赛数目连年增长,起“强基”作用。将创新创业与专业教育结合,学生素质得到明显改善,与用人单位需求极度吻合,就业率稳定在95%以上,考研率达45%,培养效果明显得到提升。 以创新培养方案为抓手,构建新型人才培养体系 以稀土稀有金属行业需求为导向,将OBE理念贯穿于人才培养体系全过程。与30家稀土或钨企业共建校企合作基地,建成近10 套实验/仿真实验教学平台,真正实现了产教融合。采取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方式开设近10门核心课程,以创新创业为引领将多学科领域各类学科竞赛获奖转化为创新创业学分,真正实现了多类型、跨领域的教学体系。 冶金工程学院“1245”型稀土稀有金属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旨在培养具有良好道德品质和爱岗敬业、艰苦奋斗精神的高素质人才,坚定学生服务区域的理想信念,塑造学生扎根基层、情系社会的品格,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爱岗敬业的职业素养,引导学生甘于奉献、服务社会。这为培养又红又专、德才兼备、全面发展,可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提供坚实红色基础。 以创新培养模式为突破,塑造选冶材稀土稀有金属复合型人才 以面向国家战略需求和服务区域行业特色为突破点,紧紧围绕稀土稀有金属的行业特点,把矿业-冶金-材料-环境等专业融合在一起,形成纵向链条,创新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最终培养复合型稀土稀有金属人才。首次提出“一目标、二驱动、四融合、五交叉”的“1245”稀土稀有金属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 (三)冶金工程学院教育教学成果的推广应用效果 学生受益面广,综合素质培养成效显著,社会声誉优良 学生甘于奉献、吃苦耐劳精神得到全面升华,区域就业率显著提升,由9.8%升至51.6%,为区域行业注入新活力,受到用人单位如南方稀土高科、江钨集团等的高度赞誉,被称为“为人诚实、基础扎实、工作踏实”三实人才,享有“下得去、上手快、能吃苦、留得住”良好声誉。近十年来已为区域特色稀土稀有金属行业输送900余名人才;江西及周边区域的稀土、钨等稀有金属企业技术和管理骨干超过50%毕业于我校。尤其,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考察金力永磁时,现场人员有60%来自稀土稀有金属领域毕业的学生。 近五年来,学科组学生年均进入开放性实验室达190人左右、主持国家级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8项、校级15项,在全国冶金科技竞赛等比赛中获奖20次;学生学习能力取得显著成效,四、六级通过率分别达80%和40%左右,考研录取率达42%以上,多位学生保送至中国科学院、中南大学、北京科技大学等双一流高校和科研院所,就业率保持在95%以上。 教师专业水平显著提高,改革成果丰富 教学业绩丰富:获教学成果奖1项、二等奖8项(省级3项、 校级6项);省部级优秀教材一等奖3项,省级优秀多媒体课件一等奖1项,省级成人继续教育优质课件奖1项;发表教研论文21篇;3门课程列为省级高校课程育人共享计划,1门课程建成省级精品课程,1门课程建成校级精品课程;获批省级教改、质量工程项目16项,校级教改、质量工程项目7项;出版教材16部。 科研反哺教学效果明显: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学技术一等奖4项,省级高校科技成果一等奖1项。这些成果都已在本科人才培养中得到体现,尤其在开放性实验和学科竞赛方面。 教师获奖等级和数量增多:廖春发获全国优秀教师、省级教学名师、宝钢优秀教师、国家百千万人才等称号;梁勇获全国有色金属优秀青年科技者称号;李立清入选江西省杰出青年人才和赣州市科技创新人才培养计划;余新阳入选江西省井冈特聘教授。 辐射效应强,产生了良好示范作用 学院多次与北京科技大学、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等国内外高校教师进行教学改革经验交流;《神奇的矿冶机械》《化工原理》等在线课程及《稀土冶金学》《有色冶金化工过程原理及设备》《化工安全与实践》等教材已在中南大学、江钨集团等高校或企业推广应用,受益面广。 学院形成的“1245”稀土稀有金属复合型人才培养体系、课程体系、实践体系、育人模式等系列成果,被中南大学等10余所地方高校借鉴与采纳,在行业高校中产生很大影响,示范作用显著。 (文、图/冶金工程学院 编辑/曹泽)
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西赣州考察稀土产业时强调延伸产业链、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当今,战略新兴产业已成为时代特征,面对产业链人才需求,我国稀土稀有金属领域专业人才培养与需求存在培养数量不足、培养专业不均衡、资源主产区人才流失等问题。这与我国稀土稀有金属产业大国地位、资源战略作用、资源主产区的发展极不相称,影响我国稀土稀有金属资源高效开发与利用,削弱资源优势和科技投入。 面对具有“小产量、大用途”特征的稀土和钨等稀有金属产业急需复合型人才的问题。我校党委常委、副校长廖春发教授带领教学团队转变人才培养观念,由原来传统单一专业培养模式转向“矿业-化学-冶金-环境-材料”多元一体化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使学生接受更为广博的知识,成为行业立体性、知识集成性、能力复合性和素养全面性的“多元复合型”专业人才。
冶金工程学院以“国家战略需求、服务区域行业特色”为驱动,“教学、科研、企业、育人”有机相融合,“矿业-冶金-材料-化学-环境”多元学科交互渗透为基础,形成“一目标、二驱动、四融合、五交叉”的“1245”稀土稀有金属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解决稀有金属行业发展领域拓宽后相关知识体系的融合、新工科背景下实践与创新能力的提高、人格品行与职业素养全面提升等问题,为稀土稀有金属行业的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和技术支持。 经过十余年实践,已培养出900余名“多元复合型”稀土稀有金属人才,受到用人单位、教育机构等高度赞誉,为我国稀土稀有金属行业人才培养做出了重要贡献。经统计,历届所培养大学毕业生一次就业率都达到90%以上,其中51.6%的学生就职于虔东稀土、南方稀土高科、稀土矿业公司、章源钨业、江钨集团等稀土稀有区域行业,到边远、欠发达地区就业率得到显著提高。 (一)“1245”型稀土稀有金属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交叉融通、与时俱进”的培养方案,构建多元目标培养体系 冶金工程学院“交叉融通、立体多元”的课程体系划分为通识教育课程模块、学科基础课程模块、专业课程模块、实践教学模块和综合素质模块“五大”模块;增设矿产资源、选矿工艺、元素化学、新材料“四大”课程群等10门课程;实践课程涵盖经典知识与最新技术,实践学时占比达20%左右。 冶金工程学院围绕“特色鲜明、与时俱进”进行教材建设,开展校企协作成果与新技术“进课堂、进教材、进实验室”的“三进”实践活动,拓展学生综合素质。建设以完整产业链为主线的系列教材,出版教材16部。 “行业导向、竞赛牵引”的实践体系,塑造专业人才的复合能力 冶金工程学院塑造专业人才的综合能力,坚持“行业导向、产教融合”的教育实践理念,以符合稀土稀有金属产业发展趋势为创新教育导向,以中科院稀土研究院、钨资源教育部研究中心为实践与科技创新高地,采用校-地、校-企协同等方式,建立多层次、多类型、跨区域校内外实习基地,促进教育、人才与产业、创新链有机衔接;教师在企业通过生产实践完善与改进教学方法,培养“双师双能型”师资队伍。 冶金工程学院坚持“竞赛牵引、科研反哺”的教育实践方案。以国家级冶金科技竞赛、化工设计大赛等各类竞赛为动力,企业、教师科研项目为来源,国家离子中心、钨资源中心等科研平台为基础,引导学生进实验室、进平台、进项目,激发学生科技创新思维;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矿业、冶金、环境、材料工程案例,反哺教学,为学生搭建创新思维建立、创新场景营造、创新方法获取、创新能力培养“四个”创新能力平台;采用专家论坛、学术讲座、问题探究的方式,使学生接触专业前沿知识。年均举办各类讲座近百场,几乎每个学生都参与学科竞赛。 “红色传承、立德树人”的培养模式,强化稀土稀有精神育人体系 “红色传承、党性教育”的课程思政:以学生党建为切入,多渠道打造优良学风;用蕴含光荣传统、优良作风等因素的红色基因铸魂育人;加强思政课程建设,在专业课与实践中提炼思政元素,打造“润物细无声”的“大课程思政”氛围,使思想政治之“盐”溶入人才教育之“汤”,培养学生服务于国家战略需求、脚踏实地、吃苦耐劳的敬业精神。 “立德树人、德才兼备”的人格修炼:打造“铸魂”“固本”“强基”“提效”工程,塑造高素质、专业化教学与管理团队;利用学生党(团)课、主题班会、重大节庆、校园文化活动、志愿者活动等教育平台,融入立德树人教育理念;将“学稀有、爱稀有、献身稀有”教育融入学科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实践体系等各个环节。 (二)冶金工程学院教育教学成果主要创新点 以赣南苏区文化为引领,构建新型思政课题体系 以“VR+红色教育”为载体开发“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等一系列典型革命的现场教育课程,利用VR等现代技术弘扬伟大的赣南苏区精神,让思政教育、红色文化入脑入心;在《稀土冶金学》等专业核心课程中加入“在烈火中永生、真金不怕火炼”等思政元素,起“铸魂”作用。利用“重走长征路、探寻革命志”主题宣讲活动和红色走读活动,培养学生勇于担当、艰苦奋斗的精神和爱国情操,起“固本”作用。 通过开放性实验和“三进”实践活动,学生动手能力明显增强,各类学科竞赛数目连年增长,起“强基”作用。将创新创业与专业教育结合,学生素质得到明显改善,与用人单位需求极度吻合,就业率稳定在95%以上,考研率达45%,培养效果明显得到提升。 以创新培养方案为抓手,构建新型人才培养体系 以稀土稀有金属行业需求为导向,将OBE理念贯穿于人才培养体系全过程。与30家稀土或钨企业共建校企合作基地,建成近10 套实验/仿真实验教学平台,真正实现了产教融合。采取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方式开设近10门核心课程,以创新创业为引领将多学科领域各类学科竞赛获奖转化为创新创业学分,真正实现了多类型、跨领域的教学体系。 冶金工程学院“1245”型稀土稀有金属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旨在培养具有良好道德品质和爱岗敬业、艰苦奋斗精神的高素质人才,坚定学生服务区域的理想信念,塑造学生扎根基层、情系社会的品格,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爱岗敬业的职业素养,引导学生甘于奉献、服务社会。这为培养又红又专、德才兼备、全面发展,可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提供坚实红色基础。 以创新培养模式为突破,塑造选冶材稀土稀有金属复合型人才 以面向国家战略需求和服务区域行业特色为突破点,紧紧围绕稀土稀有金属的行业特点,把矿业-冶金-材料-环境等专业融合在一起,形成纵向链条,创新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最终培养复合型稀土稀有金属人才。首次提出“一目标、二驱动、四融合、五交叉”的“1245”稀土稀有金属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 (三)冶金工程学院教育教学成果的推广应用效果 学生受益面广,综合素质培养成效显著,社会声誉优良 学生甘于奉献、吃苦耐劳精神得到全面升华,区域就业率显著提升,由9.8%升至51.6%,为区域行业注入新活力,受到用人单位如南方稀土高科、江钨集团等的高度赞誉,被称为“为人诚实、基础扎实、工作踏实”三实人才,享有“下得去、上手快、能吃苦、留得住”良好声誉。近十年来已为区域特色稀土稀有金属行业输送900余名人才;江西及周边区域的稀土、钨等稀有金属企业技术和管理骨干超过50%毕业于我校。尤其,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考察金力永磁时,现场人员有60%来自稀土稀有金属领域毕业的学生。 近五年来,学科组学生年均进入开放性实验室达190人左右、主持国家级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8项、校级15项,在全国冶金科技竞赛等比赛中获奖20次;学生学习能力取得显著成效,四、六级通过率分别达80%和40%左右,考研录取率达42%以上,多位学生保送至中国科学院、中南大学、北京科技大学等双一流高校和科研院所,就业率保持在95%以上。 教师专业水平显著提高,改革成果丰富 教学业绩丰富:获教学成果奖1项、二等奖8项(省级3项、 校级6项);省部级优秀教材一等奖3项,省级优秀多媒体课件一等奖1项,省级成人继续教育优质课件奖1项;发表教研论文21篇;3门课程列为省级高校课程育人共享计划,1门课程建成省级精品课程,1门课程建成校级精品课程;获批省级教改、质量工程项目16项,校级教改、质量工程项目7项;出版教材16部。 科研反哺教学效果明显: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学技术一等奖4项,省级高校科技成果一等奖1项。这些成果都已在本科人才培养中得到体现,尤其在开放性实验和学科竞赛方面。 教师获奖等级和数量增多:廖春发获全国优秀教师、省级教学名师、宝钢优秀教师、国家百千万人才等称号;梁勇获全国有色金属优秀青年科技者称号;李立清入选江西省杰出青年人才和赣州市科技创新人才培养计划;余新阳入选江西省井冈特聘教授。 辐射效应强,产生了良好示范作用 学院多次与北京科技大学、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等国内外高校教师进行教学改革经验交流;《神奇的矿冶机械》《化工原理》等在线课程及《稀土冶金学》《有色冶金化工过程原理及设备》《化工安全与实践》等教材已在中南大学、江钨集团等高校或企业推广应用,受益面广。 学院形成的“1245”稀土稀有金属复合型人才培养体系、课程体系、实践体系、育人模式等系列成果,被中南大学等10余所地方高校借鉴与采纳,在行业高校中产生很大影响,示范作用显著。 (文、图/冶金工程学院 编辑/曹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