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服务热线 4001-090-792
小程序
|
关注我们
|
客服
登录/注册
请选择高考地区
安徽
江西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深化改革创新 加快培养能源领域拔尖创新人才

时间: 2024-02-23 来源: 教育部 浏览量: 7308 收藏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紧紧围绕服务教育强国、能源强国建设,落实新工科建设要求,在体系构建、思想引领、学科布局、教学模式、产教融合等方面下功夫,持续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努力培养造就更多高素质创新型能源领域拔尖创新人才。

注重系统设计,夯实人才培养基础。聚焦加快培养能源领域急需紧缺人才,不断强化组织领导,汇聚优势资源,将创新人才培养纳入学校第四次党代会和“十四五”规划,进行统筹部署、系统推进。出台关于加快建设一流本科教育的实施意见,推动能源领域相关学院、专业围绕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方面大胆创新、先试先行,进一步激发能源领域创新人才培养活力。持续深化书院制改革,成立福中书院,并设“明德、至善、好学、力行”四个书院,积极探索构建书院、学院“双院协同”,书院、导师、专业“三育合一”,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建立能源与安全科技人才培养基地和创新研发中心,推动形成以矿业工程、安全科学与工程2个“双一流”建设学科为牵引,以煤炭精细勘探与智能开发全国重点实验室、隧道工程灾变防控与智能建养全国重点实验室、国家煤矿水害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铟锡资源高效利用国家工程实验室4个国家级平台为支撑,多所研究院为依托的“2+4+N”科研平台建设模式。发起成立“一带一路”矿业高校联盟,建立国际联合实验室,积极开展学术交流和科研合作,努力打造具有能源特色的国际科研合作网络。建设“能源科创中心”“大学生智造创新中心”等平台,为学生开展科研创新、工程训练等提供有力支持。

强化思想引领,树牢能源报国信念。坚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各方面,以马克思主义青年读书会为载体,定期组织师生认真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篇目,始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面向未来能源革命和“双碳”目标,开发特色专业课程,将“开发矿业”精神、中国近现代矿业文明史等元素融入教学内容,建设“大国能源与现代文明”等课程,引导学生坚定“能源报国”的理想信念。强化课程思政建设,持续将党的创新理论融入各类课程、教材,建设能源工业课程思政特色素材库和案例库,打造“能源开发概论”“科研导论(采矿工程)”“油气地球化学”“自然地理与地质学”“岩石力学与矿山压力”等体现能源特色的课程思政示范课,2门课程获评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积极拓展育人平台,深入挖掘校史文化资源,积极推进校史多功能厅和矿业文明中心建设;建立国家级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大力弘扬能源领域老一辈科学家爱国求实、创新拼搏、团结奉献精神。持续开展“至善大学堂”“明理讲堂”等活动,邀请两院院士、“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负责人等能源领域高层次人才进校举办讲座,教育引导广大学生勇担能源强国建设重任。

聚焦战略需求,优化学科专业布局。瞄准国家能源领域重大战略需求,秉持“优化、调整、充实、提高”的原则,不断完善学科建设成效评价和支持机制,优化能源领域学科专业布局。将优质资源向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实现关键技术突破、取得突出建设成果相关学科倾斜,重点布局煤炭清洁高效开发利用、智能矿山、智慧应急等学科领域。持续强化以采矿工程、安全科学与工程、测绘工程、资源勘查工程、矿物加工工程等为核心的特色专业建设,能源领域主体专业全部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大力推动学科交叉融合,打造智能开采、安全保障、洁净利用、矿山环境保护与修复和流态化采矿等5个深度融合、开放共享的交叉学科平台,促进相关学科跨专业、信息化、智能化、低碳化融合发展,加快培育交叉研究创新团队。围绕创新采矿方法和开采工艺,充分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手段新技术,开设智能采矿工程专业;面向国家“3060”双碳目标和能源绿色开发与低碳利用,以碳中和为重点建设碳储科学与工程专业,努力培养具有碳捕集、碳封存、碳利用等多学科背景的复合型创新人才。

突出学用结合,完善教育教学模式。按照“纵向贯通、横向交融、能力导向”的培养理念,不断拓宽学科基础课程、凝练专业核心课程、鼓励跨学科交叉课程,完善学科前沿课程群和全英文国际化课程群,开设突出挑战性、创新性专业课程,进一步优化能源领域专业课程体系。面向全体本科生,设置“创新教学环节”,打造“未来+”创新工场、众创空间等学生创新平台,把实习实训、学科竞赛等融入教育教学环节,通过研究式、项目式、团队合作式学习,强化智能制造、逆向工程、机器人技术和电子技术等训练项目,帮助学生不断提升创新思维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推行以“自主学科实验、自主课题实验、自主科研实验”和“早进实验室、早进课题组、早进团队”为主要内容的“三自三早”科研育人模式,促进教学与科研形成有效互动,学校能源主体专业学生80%以上的研究型毕业论文为参与国家级科研平台相关任务时完成。推动教学科研团队间的有机融合、教学科研平台间的相互支撑,持续完善“本科生—博士研究生”贯通培养计划,促进本研课程资源共享、教学实验平台共建、管理系统互通共用,为拔尖学生深耕专业研究营造良好环境。

深化产教融合,拓宽协同育人路径。面向国家科技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深化产学研合作,探索打造“科技矿场”培养模式,联合相关能源领域企事业单位,共建碳储科学与工程、新能源科学与工程、智能制造工程等实践基地,围绕煤炭绿色开发、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煤炭地下气化等领域前沿理论与关键技术,努力构建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社会服务有机结合的实践育人模式。鼓励支持学生赴山西、内蒙古、陕西、新疆等地能源资源开采和矿山安全生产一线开展科研和实践,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与相关行业协会合作建立全国煤炭行业新工科教育创新中心,充分发挥协会平台优势和学校人才优势,积极探索煤炭行业新工科教育的新理念、新标准、新模式、新方法,“面向煤矿智能化的人工智能人才培养体系探索与实践”“能源矿业类高校煤炭洁净利用相关专业多学科交叉复合改造升级探索与实践”等项目入选教育部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依托国家安全科学与工程研究院、地下空间5G技术创新应用联合实验室等平台,建设“研试测检用”产业链创新研发中心,汇聚国内外相关科研院所、高等学校、行业企业优质教育资源,推动教育链、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不断增强协同育人合力,为能源强国建设提供坚实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微信搜索小程序:志愿王

找大学】院校信息,985/211/双一流院校等

选专业】专业信息,清晰了解专业具体情况

高考选科】三个维度,帮助考生自主搭配学科

学业管理】学业剖析,定目标找差距圆梦大学

一键查询】输入分数,一键查看能上的大学

智能填报】志愿神器,AI大数据+冲稳保策略

学业评测】免费测评,五大维度快速认知自我

直播课堂】填报技巧,支持无限次重复回放

专业指导】量身定制,不浪费高考每一分

高考资讯】高招政策,高考实时资讯全掌握

志愿客服】在线解答,高考咨询一键接招

免责声明:文章部分文字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