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服务热线 4001-090-792
小程序
|
关注我们
|
客服
登录/注册
请选择高考地区
安徽
江西

第一届中国马克思主义青年学者前沿论坛在大连理工大学召开

时间: 2024-02-23 来源: 教育部 浏览量: 3316 收藏

7月29日,由中国马克思主义青年学者前沿论坛主办,大连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辽宁省社会科学学术活动基地、“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道路”学术活动基地、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创新工程“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重大问题研究”课题组共同承办的第一届中国马克思主义青年学者前沿论坛在大连理工大学召开。来自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复旦大学、北京大学、武汉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大连理工大学等高校及科研院所的多位专家学者参加论坛。

论坛开幕式由大连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郭驰教授主持。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21世纪马克思主义研究所所长李海青教授、大连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刘志礼教授作开幕致辞。李海青介绍了中国马克思主义青年学者前沿论坛的由来,指出论坛旨在为青年学者提供思想碰撞的机会与平台。刘志礼代表承办单位对与会学者表示欢迎,强调论坛具有小型化、高层次、引领性特点。

刘志礼主持“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经验与实践”主旨报告环节。李海青,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马克思主义研究院院长李冉教授,大连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洪晓楠教授,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唐皇凤教授先后作主旨报告。

李海青以“使命型政党如何更好开启现代化新征程”为题,从自我革命、凝聚合力、深化认识三个方面阐述使命型政党如何更好开启新征程。他认为,自我革命是中国共产党承担历史使命的要求、是化解风险挑战的必需、是落实规划设计的必然,在战略上要将思想建党与制度治党相结合、在原则上要将高度民主与高度集中相结合、在力量上要将政党主体与人民主体相结合、在效果上要将革除弊病与有效赋能相结合。凝聚合力是要在党的领导下凝聚各方力量共同团结奋斗,以更大的开放性与包容性进行顶层设计与规划,特别是广泛倾听基层意见与建议;要优化国家治理,合理划分中央、地方、基层责权利,激发基层干事创业的热情;要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进一步提升民众对于改革发展以及国家治理的参与度。深化认识是使命如期实现的重要基础,要深刻理解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要深化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和社会建设规律的认识。

李冉以“中国式现代化的普遍性与特殊性”为题,从“这为什么是一个问题”“是什么样的问题”“解决这一问题的目的是什么”来探讨中国式现代化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他认为,普遍性与特殊性是不可分割、一体两面的关系。关于中国式现代化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讨论,是在回应西方话语体系的基础上,突出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与特征。解决好中国式现代化的普遍性与特殊性问题,一方面可以在“两种制度”“两条道路”的较量中增加战略主动,另一方面则可以增强历史自觉,以辨明现代化与传统文明的关系。

洪晓楠以“中国式现代化蕴含的独特世界观”为题,从“深深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现科学社会主义的先进本质,借鉴吸收一切人类文明成果,代表人类文明进步的发展方向,展现不同于西方现代化模式的新图景,是一种全新的人类文明形态”几个方面阐释了中国式现代化。洪晓楠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所创造的中华文明新形态,就是“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遵循“马学为魂、中学为根、西学为鉴、综合创新”,从而实现综合创新的结果。中国式现代化所创造的人类文明新形态,解构了西方现代化的“国强必霸”逻辑和西方中心主义的宏大叙事,宣告了各国最终都要以西方制度模式为归宿的单线式历史观的破产,不仅是“中国”的文明新形态,而且是“人类”的文明新形态。

唐皇凤以“创造新型政党制度:中国共产党人发展人类政治文明的独特贡献”为题指出,新型政党制度是伟大的政治创造,在规范参与、调和多元、优化竞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中国特色党际关系实践模式的独特优势则主要体现在:一是突破西方政党关系类型,政党之间是在协商合作中相互成就;二是突破以执政为目的、以竞争为手段的政党政治模式,在多党合作基础上创立复合结构的政党关系格局;三是突破以竞争性选举为唯一形式的民主程序,创立了选举民主与协商民主互为补充、相辅相成的民主政治实现形式;四是突破以议会党团为中心的政治参与模式,创立了一种执政与参政有机结合、领导与合作内在统一的政治参与方式。

在大会发言阶段,北京大学党委组织部副部长、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助理教授裴植,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毕照卿,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邓佳相继发言;大连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肖唤元副教授主持,《马克思主义研究》编辑部副主任、中国社科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张建刚研究员评议发言。

裴植以“马克思世界观历史理论视阈下中国共产党理论自觉的内容演进及当代启示”为题,阐述在民族历史转变为世界历史的背景下政党自觉的初步形成,认为在世界历史主题演变之下,中国共产党理论自觉的内容要旨也在随之转变,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划分:一是明确以科学社会主义为指引,以此来打破资本主义、帝国主义体系对中国的束缚;二是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属性与世界属性的相统一;三是赋予中国经验的理论总结与世界历史意义。毕照卿以“以‘现代化之问构建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体系”为题,从回答“现代化是什么”“中国式现代化如何形成”“什么是中国式现代化”“怎样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世界现代化向何而去”这五个方面问题,初步建构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体系。邓佳以“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看‘两个结合的内在逻辑”为题,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演进看“两个结合”的理论出场,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内涵看“第一个结合”与“第二个结合”的内在关系,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当代发展看“两个结合”的科学态度这三个方面来回答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中,“第一个结合”与“第二个结合”如何形成并确立、解决什么问题,如何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创新发展。

张建刚在评议发言中指出,建构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体系要将中国式现代化放在历史的长河中来考察,要从工业革命的发展过程中来总结,要结合中国的市场化、工业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进程来分析。针对政党自觉问题,张建刚认为将对政党自觉的研究置于世界历史背景之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在不同时期取得重大成就,都是站在了历史的前沿。就“两个结合”问题,“第一个结合”与“第二个结合”都具有价值至上性,“第二个结合”也是解决了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现实问题,而不仅仅局限于思想文化领域。

在专家经验分享交流座谈阶段,与会专家学者就学术论文撰写、研究生培养、期刊投稿等青年学者密切关注的话题进行经验分享。交流座谈阶段由大连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肖唤元副教授主持。

李海青从四个方面阐述了写好文章的经验:一是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经典原著、党的文献的研究;二是加强对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中国思想史、西方思想史的研究;三是要做到政治学、党史党建、社会学、法理学等多学科的融会贯通;四是要加强对现实问题的研究。李冉首先从加强问题意识、提升学术品位、紧跟国家现实三个方面来分享文章写作、课题申报的宝贵经验。然后就如何办好论坛提出四点建议:一是在议题设置方面,要更加微观聚焦;二是要充分发挥论坛的平台作用,邀请更多期刊杂志参与其中;三是要注重思想交锋,形成理论成果;四是组建工作团队,为论坛的持续发展积蓄力量。唐皇凤主要分享在学生培养方面的“四个一”工作经验:一是每周一次读书会,所选书籍以经典原著为主;二是每个月两次学位论文指导会;三是论文跟踪法;四是每学期一次深度学术研讨会。在科研项目申报经验分享中,唐皇凤着重强调申报书要经过长时间、多频次的修改打磨,方能获得清晰准确的表述。裴植从自身出发,强调“理论为本、内容为王”,并分享了自己在撰写学术论文方面的经验:一是不要过度追逐热门话题;二是不能过度盲目地效仿他人;三是要将自己的研究基础与国家战略进行通盘考虑。毕照卿以投稿者身份进行经验分享,认为论文撰写要立足原著、深读理论、指向当代。邓佳结合自身工作经历,认为论文撰写要有鲜明的问题意识,既要贴近生活,又要深入研读基础理论。张建刚首先对《马克思主义研究》的价值取向、栏目设置、收稿偏好等进行了详细介绍;然后从创新性、现实性、学术性、规范性四个方面阐述了选稿标准;最后从问题意识、历史意识、主线意识三个方面分享文章撰写的相关经验。

论坛闭幕式由刘志礼主持,李冉作总结发言。李冉充分肯定了本次论坛所取得的成果,认为此次论坛流程顺畅有序、议题设置合理、互动交流轻松愉快,然后表达了对此后论坛持续举办的深切期待。本次论坛紧紧围绕“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与实践”这一主题,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化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前沿问题的研讨,为马克思主义青年学者拓展学术交流平台、深化学术研究、提升科研能力发挥了积极的引领示范效应。


★微信搜索小程序:志愿王

找大学】院校信息,985/211/双一流院校等

选专业】专业信息,清晰了解专业具体情况

高考选科】三个维度,帮助考生自主搭配学科

学业管理】学业剖析,定目标找差距圆梦大学

一键查询】输入分数,一键查看能上的大学

智能填报】志愿神器,AI大数据+冲稳保策略

学业评测】免费测评,五大维度快速认知自我

直播课堂】填报技巧,支持无限次重复回放

专业指导】量身定制,不浪费高考每一分

高考资讯】高招政策,高考实时资讯全掌握

志愿客服】在线解答,高考咨询一键接招

免责声明:文章部分文字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