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锁江专题调研学校2023年度招生工作
时间: 2023-06-17
来源: 河南大学招生信息网
浏览量: 4264
收藏
仲夏之月,万物方盛,一年一度的高校招生季如约而至。
6月14日,校长张锁江对学校2023年度招生工作进行专题调研,召集两地三校区相关职能部门、部分学院负责人及师生代表深入座谈,研讨招生工作的新方案新举措。
调研座谈会现场气氛热烈。“这次学校发布的招生宣传片《河南大学的多重宇宙》让我热血沸腾,从这个宣传片中,我看到了河南大学的明天,看到了学校无比广阔的发展前景,我对学校未来充满信心!”“对历史最好的致敬是创造更好的历史,对未来最好的把握是创造更好的未来,我们每个人身处在这个大家庭中,便有责任有义务用我们的行动共同创造河南大学的美好未来。”“我们要考虑到实验班转型升级和专业结构优化对提升学校社会影响力的重要作用,同时也要考虑到招生工作涉及到学校各方面的工作。”……
师生的发言中既有感性的心声吐露,也有理性的思考分析,一句句言辞恳切的话语中饱含的是对学校招生工作的关心与关切,更是作为河大人对学校所持有的那份深沉的爱与责任。
张锁江认真听取师生发言,时而在笔记本上做着记录,时而与大家交流讨论,就大家提出的工作困惑与难点问题,分析原因所在,提出解决思路,并就进一步做好学校招生工作提出明确要求。他指出,好生源是办好学校的源头,是在激烈竞争环境中学校高质量发展的前提。因此,全校上下首先要从思想上充分认识到招生工作的极端重要性,紧密协作联动,扎实做好招生宣传、咨询、服务等方方面面的工作,确保招生工作取得预期成效。
“1982年,我参加高考时,没有网络,报考志愿只有一本参考书,而现在都是通过网上填报平行志愿、网上录取,靠计算机自动投档。”张锁江表示,数字化、信息化技术使招生工作相比过去发生了巨大变化,招生工作思想理念、工作方式等要与时俱进,作相应灵活调整。他要求各单位要主动适应新变化,创新招生工作模式,充分利用新媒体手段的便捷优势和传播广度,打造丰富立体的线上宣传矩阵,方便考生和家长了解学校专业特色和办学优势;要全力保障招生工作,以学校招生办公室为中心,充分调动大家的主观能动性和招生积极性,引导每一名师生争做学校招生宣传员;要充分利用网上预约等手段,组织好“学校开放日”,把每一场活动办好,为家长和考生提供个性化服务;要深入思考招生工作面临的新形势和新挑战,探索建立招生长效工作机制,提升招生宣传力度和社会影响力,持续提高生源质量;要始终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聚焦国家及社会发展需求,优化设置新工科、新理科、新文科等交叉学科方向,不断探索明德实验班、菁英班等办学特色,创新暑期班、本硕博连读、国内外联合培养等模式,努力提升教学和科研水平,出大师、出大成果,为学生发展提供更多的选择和空间;要大力改善郑州和开封“一校三区”办学条件,拓展社会实践、创新创业等大平台大网络,形成重视人才、培养人才、关爱学生的良好氛围,努力把学校办成人人向往的读书成才好地方;各单位要守好线上线下招生工作阵地,特别关注考生诉求,耐心细致做好招生咨询服务等工作,确保招生工作平稳有序。
“实现百年名校振兴,是河大人共同的梦想,也是时代赋予河大的历史使命。”张锁江强调,围绕这个梦想,站在新百年发展起点上,学校确立了“建设研究型综合性国际化一流大学”的发展新定位,探索建立以卓越创新为核心的发展新模式,牢固树立以师生为中心的发展理念,着力推进“1151工程”,即坚持党建引领、全面深化改革、构建现代大学治理体系,深入实施育人提质工程、人才强校工程、学科筑峰工程、保障升级工程、开放拓展工程,培育弘扬“自信、拼搏、开放、创新”的新时代河大精神,以创新文化建设凝聚事业发展强大精神力量。当前,河南大学正处于“双一流”“双航母”战略叠加的关键历史发展时期,河大人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接近这个梦想,也更加有信心、有决心、有能力实现这个梦想。各部门各单位要将这份使命、这份责任牢记在心、扛稳在肩,把成就学生的梦想作为学校办学的不懈追求,做学生成长的领路人、陪伴者和坚实后盾,努力培养未来社会发展需要的高水平复合型创新性人才,努力把河南大学建成一所受人尊敬、令人向往的好学校,不辜负亿万河南人民和莘莘学子对优质高等教育长期而强烈的期盼,让河大学子拥有最好的学习环境、最好的生活条件、最好的成长空间,让学生们因选择河大而深感骄傲与自豪!
张锁江的讲话引起全体与会人员的共鸣,大家纷纷表示,要以更加细致的服务、更加饱满的状态、更加坚定的信念投入到招生工作中去,为了全体河大人心中的那份梦想忘我工作、不懈奋斗、贡献力量!
校党委副书记冯淑霞主持座谈会,校长办公室、党委宣传部、教务处、人事处、学生处、财务处、总务处(后勤集团总公司)、校团委、招生办公室、就业创业指导中心、校友工作与教育发展基金会办公室等职能部门,文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商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地理与环境学院、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欧亚国际学院等学院参加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