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服务热线 4001-090-792
小程序
|
关注我们
|
客服
登录/注册
请选择高考地区
安徽
江西

2014年淮海工学院二级学院及专业介绍

时间: 2014-06-09 来源: 江苏海洋大学招生网 浏览量: 7590 收藏
省属硕士点
江苏省/理工类/公办/江苏省
排名: 第326名
综合指数: 59.82
热度:13038K

机械工程学院

机械工程学院现有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工业工程、机械电子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5个本科专业,机械工程学科为硕士建设单位授权建设学科,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学科为江苏省高校新一轮重点建设学科,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为江苏省高等学校特色专业。机械工程学院已形成了一支以教授和博士领衔的学术梯队和教学团队,其中教授15人,博士学位教师23人,1名教师入选“教育部高等学校骨干教师资助计划”,1名教师入选江苏省“333工程”年科学技术带头人,3名教师入选江苏省“333工程”第三层次培养对象,5名教师入选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计划,1名教师入选江苏省“青蓝工程”跨世纪学术带头人培养人选,1名教师入选江苏省“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培养对象,8名教师入选江苏省“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对象。

建设有先进制造与装备实践教育中心(省级实践教育中心)、机电综合实践教学中心(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数字化设计与制造实验室(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发展专项资金)、船舶先进制造技术实验室(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发展专项资金)、先进加工技术实验室(中央与地方共建)、测控技术实验室(中央与地方共建)、先进材料成形实验室(中央与地方共建);与江苏省海洋资源开发研究院共建、共享“绿色过程与工程研发中心”、“海洋先进材料平台”、分析测试中心;与化学工程学院共建有江苏省学科综合训练中心“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综合训练中心”;建设有连云港市重点实验室“海洋资源利用功能材料”实验室,建设有校重点实验室“海洋新材料加工技术实验室”。建设了“连云港市装备制造产业技术研究院”、“连云港市海洋及船舶工程研发服务平台”、“连云港市CAD技术培训中心”,与连云港市海州区人民政府共建“国家火炬计划连云港装备制造特色产业基地”、“连云港市(海州)装备制造特色产业基地教育培训中心”。校外实习单位有中国一拖集团有限公司、中信重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南京化工机械厂、徐州恒盛肥业有限公司等。近5年来承担国家和省部级课题1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600余篇,被SCIEIISTP检索200余篇,获国家发明专利10余项。学风建设成绩斐然,毕业生就业率、考研率高,在全国大学生英语、力学、数学建模、节能减排及江苏省大学生高等数学、大学物理、力学、机器人、机械创新设计、先进制造技术实习教学与创新制作、材料力学、物理及实验科技作品创新竞赛等各类学科竞赛中取得30余项一等奖、二等奖,有优秀校友已担任清华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等校博士生导师。

联系人:张萍                联系电话:0518-85895324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主要课程:画法几何与工程制图、电工学与电子技术、工程材料、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机械原理、机械设计、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液压与气压传动、数控技术、机械制造技术、电气控制技术、材料成型技术基础、互换性与技术测量、控制工程基础、机械制造装备设计等。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备机械设计与制造的基本知识及应用能力,能在机械制造领域从事设计制造、科技开发、应用研究、运行管理和经营销售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

主要课程:画法几何与工程制图()、理论力学A、材料力学A、电工学与电子技术A、机械设计基础、化工原理B、过程设备设计、过程流体机械、过程装备控制技术及应用。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科学与人文素质,掌握化工、能源、环保、医药、动力、炼油、石油化工等过程工业基本知识,能从事过程工业机械装备和控制工程设计、制造、开发、运营、管理和维护等工作,具有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创业精神的高级应用性、复合型工程技术人才。

 

机械电子工程

主要课程:画法几何与工程制图、电工学与电子技术、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机械原理、机械设计、控制工程基础、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液压与气压传动、机电传动控制、机电一体化设计、电气控制技术、数控技术、互换性与技术测量、CAD/CAM技术、工程测试技术、机电控制系统程序设计、机械制造技术、计算机控制技术、工业机器人、数控原理及控制系统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备机械工业自动化技术、电力电子技术和计算机应用技术相结合,从事机电产品的设计与开发、机电产品计算机辅助设计、机械装备运行管理、计算机辅助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应用性、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工业工程

主要课程:基础工业工程、企业生产与作业管理、设施规划与物流系统、人因工程学、质量管理与可靠性、管理学、运筹学、统计学、、管理信息系统、工业工程经济学、机械设计基础、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材料力学、工程材料、画法几何与工程制图。

培养目标:本专业以应用型工程技术与管理人才为培养目标。培养当前制造业等行业急需的既具备扎实的工程技术、计算机应用能力,又掌握现代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的理论和方法,能熟练应用工业工程知识技术,对组织的运作系统进行规划、设计、评价和创新,持续改善,提高组织整体效益,懂技术又擅长管理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船舶与海洋工程

主要课程:工程制图与CAD、理论力学、材料力学、船舶流体力学、船舶结构力学、船舶静力学、船体制图、船舶阻力与推进、船舶设计原理、船体结构强度等。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现代船舶与海洋工程设计、研究、建造的基本知识与技能,能够在船舶与海洋结构物设计、研究、制造、检验、使用、教育和管理等部门从事技术和管理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尤其侧重为大中型造船企业培养基础扎实、专业知识面广、动手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性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土木工程学院

土木工程学院源于1985年淮海大学(淮海工学院前身)筹建时设立的土木系,2008年更为现名。现有全日制本科在校生2048名,办学以来,已向社会输送5000余名毕业生,广大校友已成为建设工程等领域的技术中坚和管理骨干。

学院现设有土木工程、工程管理、建筑学以及港口航道和海岸工程4个本科专业,设有土木系、工管系、建筑系和港航系等4个系和1个实验中心。现有59名教职工,专任教师47名,教授、副教授等高级职称21人,博士、硕士以上学历35人,江苏省“333”、“青蓝工程”、“赴美高访学者”等4人,42人次拥有建筑师、岩土师、建造师等国家注册执业资质,“双师型”教师队伍已经形成。实验中心设有岩土工程、工程结构、工程管理沙盘、建筑模型、建筑物理、工程地质、计算机辅助设计、港航专业模型和水环境等10个实验室,设备总计2970台套,资产总值800万元,为教学、科研、社会服务提供保障。建有连云港港口集团、江苏海通集团等数十个国家、省、地区级实习基地。2008年以来,公开发表论文208 篇(EI、ISTP收录23篇),发明、实用新型专利9项,承担纵向、横向课题21 项,科研总经费400余万元,获市厅级以上奖励3项。

经过近30年的艰苦创业、奉献进取,土木工程学院办学的实力、水平、声誉和效益不断跃升,受到学生、家长、用人单位和社会各界普遍好评。

联系人:李明金              联系电话:0518-85895345

 

土木工程

主要课程:工程力学、结构力学、工程材料、房屋建筑学、土力学与基础工程、混凝土结构及钢结构、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工程经济学、路基路面工程、道路桥梁工程等。

实践环节:测量实习,土木工程认识实习,工程地质实习,生产实习,土木工程施工组织课程设计,土木工程概预算课程设计,基础工程课程设计,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掌握工程结构分析与设计、土木工程施工技术、交通土建、建设项目经济与管理方面的基本理论和知识技能,具有综合应用外文、计算机和现代设备进行工程设计、施工、管理以及研究和应用开发的能力,能在房屋建筑、桥梁、道路、市政工程等的设计、施工、管理、投资、开发、研究与教育部门从事技术或管理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建筑学

主要课程:建筑设计基础、建筑设计及原理、中外建筑历史、建筑结构与建筑力学、建筑构造、建筑材料、建筑设备、建筑物理、建筑制图等。

实践环节:包括美术实习,工地实习,建筑测绘实习,建筑认识实习,设计院生产实习,毕业设计等。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建筑设计、城市设计、室内设计等方面的知识,能在设计部门从事设计工作,并具有多种职业适应能力的通用型、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

主要课程:工程力学、结构力学、土力学、水力学、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结构、工程水文、海岸动力学、河流动力学、港口工程、航道工程、海岸工程、基础工程、工程施工等。

实践环节: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港口、航道及海洋工程课程设计,工程施工课程设计,工程规划课程设计,钢结构课程设计,港口、航道及海洋工程生产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港口工程、航道工程、海岸工程的规划、设计、施工和管理等方面的知识,能在交通水利、海岸开发等部门从事规划、设计、施工和管理等工作的高级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

 

工程管理

主要课程:工程力学、工程结构、房屋建筑学、土力学与地基基础、工程测量、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工程经济学、建设法规、建筑工程估价、建设工程成本规划与控制、统计学、运筹学、经济学、建设工程合同管理、工程项目管理、建设工程项目融资等。

实践环节: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项目管理课程设计,工程估价课程设计,工程测量实习,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等。

培养目标:培养具备土木工程技术、工程项目管理及工程经济和法律等基本知识,获得工程师基本训练,掌握现代管理科学的理论方法和手段,能在大中型建筑企业、总承包企业、房地产开发公司、工程设计与咨询机构、建设单位、政府建设主管部门、科研和教育单位从事工程建设项目决策、策划和全过程管理的复合型高级工程管理人才。通过报考注册建造师、注册监理工程师、注册造价师、注册咨询工程师等,取得国家通行的执业资格。

 

电子工程学院

电子工程学院,是淮海工学院最早建立的系科之一,1985年建校时就招生本科专业应用电子技术,2002年连云港化工高等专科学校并入我校,电气专业并入电子工程学院。经过近30年的建设,学院事业发展水平不断提高。目前,拥有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子科学与技术、测控技术与仪器等6个本科专业,在校生1750人。电子信息工程、自动化等2个本科专业为江苏省特色专业, 电子信息专业类入选江苏省重点专业(类)建设点;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二级学科、控制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分别于2008、2010年入选江苏省重点建设学科。2010年开始招收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作为申请硕士授予权单位支撑学科,为学校2013年成功获得硕士授予权单位做出重要贡献。

电子工程学院,现有教职员工76人,博硕士教师超过90%,其中教授7人、副教授23人,博士13人,拥有江苏省“333工程”、“青蓝工程”、“六大人才高峰”等省级人才8人。近几年,教师在《自动化学报》、《仪器仪表学报》、《机械工程学报》、《光学学报》等学科权威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500余篇,其中,被SCI、EI、ISTP收录的高水平论文200余篇;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以及江苏省科技计划项目20余项,取得鉴定成果、发明专利10余项,获省市科技进步奖3项。

电子工程学院广大教师敬业爱岗,多名教师获省市劳动模范、特殊津贴等荣誉,自动化教研室被授予江苏省“五一文明示范岗”称号。学院坚持以人为本,注重学生全面发展,已成功为社会培养了3000余名本、专科及硕士毕业生,他们普遍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一部分毕业生已成为各企事业单位的业务骨干和管理骨干。

电子工程学院是江苏省电工技术学会理事单位、江苏省电子学会理事单位、江苏省自动化学会理事单位、连云港市电工技术学会理事长单位,在与江苏省区域经济特别是连云港地方经济的产学研结合过程中,充分发挥人才、实验条件等方面的学科优势,将科学理论与工业实际相结合,解决企业生产过程中的技术需求和技术难题,积极与企业签订校企联盟并加强研究成果产业化,为地方经济发展发挥积极作用。

联系人:王国银              联系电话:0518-85895365

 

电子信息工程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电子技术、信息技术与信息处理、计算机信息系统等知识,能在电子信息技术领域从事设计、开发、制造、应用,受到工程师基本训练的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本专业毕业生可从事综合电子系统设计、信息技术与信息处理、计算机自动测量等领域的设计与制造、应用与维护、研究与开发等工作。

主干课程:电路、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单片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信号与系统、通信原理、高频电子线路、数字信号处理、可编程器件及应用、电子系统信息处理等。

主要实践环节:工程训练、认识实习、装机实习、职业技能实训、电子专业实习、电子技术课程设计、单片机控制系统课程设计、电子系统程序设计课程设计、CAD技术课程设计、专业综合课程设计、毕业实习与毕业设计(论文)等。

 

通信工程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通信与信息系统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能够从事通信理论、通信系统、通信设备及信息系统的研究设计、开发制造、维护与管理等工作的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

主干课程:电路、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单片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信号与系统、通信原理、通信网基础、程控交换技术、光传输技术、移动通信等。

主要实践环节:工程训练、认识实习、装机实习、职业技能实训、通信工程专业实习、电子技术课程设计、单片机控制系统课程设计、电子系统程序设计课程设计、通信系统的计算机仿真设计、通信电子线路课程设计、通信专业综合课程设计、毕业实习与毕业设计(论文)等。

 

自动化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能从事与自动化有关的电工技术、电子技术、控制技术、信息技术、仪器仪表技术等方面工作,并受到工程师基本训练的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毕业生毕业后可从事电子电气工程、控制系统等领域的设计与制造、应用与维护、研究与开发工作。

主干课程:电路、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单片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自动控制原理、检测技术与仪表、自动控制元件、过程控制系统、计算机控制技术等。

主要实践环节:工程训练、认识实习、装机实习、职业技能实训、电工实习、专业实习、电子技术课程设计、单片机控制系统课程设计、控制系统课程设计、专业综合课程设计、毕业实习与设计(论文)等。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能从事与电气工程有关的系统运行、自动控制、电力电子技术应用、信息处理、试验分析、研制开发、技术管理以及电子与计算机技术应用等工作的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

主干课程:电路、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单片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自动控制原理、电机与拖动基础、电力电子技术、交直流调速技术、企业供电与继电保护等。

主要实践环节:工程训练、认识实习、装机实习、职业技能实训、电工实习、专业实习、电子技术课程设计、单片机控制系统课程设计、电力电子技术课程设计、专业综合课程设计、毕业实习与设计(论文)等。

 

电子科学与技术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电子科学基本理论、集成电路处理技术、集成电子系统综合设计等知识,能在电子科学技术领域从事电子设计、开发、制造的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毕业生可从事电子系统分析与综合设计、信息处理技术、集成电路设计、电子设计自动化与工艺、计算机自动测量与控制等领域的分析设计、制造、应用与维护、研究与开发、教学与科研等方面的工作。

主干课程:电路、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单片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信号与系统、高频电子线路、数字集成电路原理与设计、半导体器件原理、电磁场与微波技术、模拟集成电路原理与设计等。

主要实践环节:工程训练、认识实习、装机实习、职业技能实训、电子科学专业实习、电子技术课程设计、单片机控制系统课程设计、PCB制版技术课程设计、CAD技术课程设计、电子科学专业综合课程设计、毕业实习与毕业设计(论文)等。

 

测控技术与仪器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专业知识、实践能力、综合素质全面发展,掌握测量、控制和仪器领域的基本理论、专门知识和专业技能,掌握信息获取、传输、处理和应用的技术方法,具有测量控制领域技术集成和仪器综合设计应用能力的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能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从事测量控制与仪器领域的科学研究、设计制造、技术开发、应用研究、质量控制和生产管理等工作。

主干课程:电路、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单片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检测技术与仪表、自动控制原理、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电子测量原理及仪器、测控电路、测控系统原理与设计等。

主要实践环节:工程训练、认识实习、装机实习、职业技能实训、测控专业实习、电子技术课程设计、单片机控制系统课程设计、传感器课程设计、智能仪表课程设计、专业综合课程设计、毕业实习与毕业设计(论文)等。

 

化学工程学院

化学工程学院是我校综合实力最强的学院之一,建院以来,学院坚持走科学发展、内涵发展之路,不断开拓创新,各项事业蒸蒸日上。师资实力、专业建设、教学科研、办学条件达到了国内同类高校的先进水平。目前设有化学工程与工艺、材料化学、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制药工程、药物制剂、环境工程、安全工程等七个专业,其中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化学工程与工艺、材料化学、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制药工程入选江苏省“十二五”重点专业。基础化学实验室为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化学工程与工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为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基地。化学工程与技术为我校首批硕士学位授予权学科点,二级学科应用化学顺利通过江苏省重点建设学科验收。

学院一贯重视“人才强院”战略,不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目前拥有一支学历、年龄、职称、学缘、学科(专业)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现有教职工101名,其中,教授20名,副高级职称38名,兼职硕士生导师16人,博士35名,在职攻读博士学位27人。院长童志伟教授为全国优秀教师。拥有江苏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名;省“333工程”学术带头人第二层次1名;省“333工程”学术带头人第三层次3名;省“青蓝工程”学术带头人培养对象7名;省“六大人才高峰”项目资助3名;入选教育部“高等学校骨干教师资助计划”1名。

学院教育教学水平优良,不断加大科研团队建设,立足本地区、本行业积极开展科学研究和技术合作,取得了一批丰厚的教学和科技成果。目前共承担主要科研项目75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项,国际合作项目3项,省部级科研项目30项,在研项目经费达500万元以上,拥有4个科技创新团队;近5年发表科研论文年平均150余篇,其中SCI、SCIE\EI收录年平均40余篇,中文核心期刊论文40余篇;共申请发明专利30余项;出版教材专著10余种;每年邀请国内外专家学者面向师生举办各类学术报告会10余场,积极支持教职工参加国际国内学术会议;我院为连云港市化学化工学会理事长单位,学院“科技专家团队进企业”小组被评为市先进集体。获得省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教学改革成果丰硕。实验条件优良,中央的地方共建实验室项目7个,万元以上仪器设备278台套,设备总值近三千万元。

学院始终坚持把人才培养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学风优良,注重拓展学生的知识结构和综合能力。重点推进学生科研立项和科技创新,强化学生科研与专业实践能力,积极开展社会实践、志愿者服务和校园文化活动。在校学生党员200人左右;积极拓展学生素质和能力培养的平台和载体,校园文化和学生社团活动丰富多彩;每年为近30个学生科技创新项目提供专项经费支持,近年来学生参与发表论文100余篇;获得省化学化工实验技能竞赛三等奖6项;每年平均20%左右的毕业生考取中科院、华东理工大学、东南大学等国内外科研院所的研究生;加强与用人单位合作,积极开拓就业市场,服务并指导毕业生择业就业,近几年毕业生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8%左右;所培养的人才受到了用人单位的普遍欢迎。

联系人:周锦忠               联系电话:0518-85895406

 

化学工程与工艺

培养目标:本专业着重培养具有化学工程与化工工艺等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以及生产应用、设计和研发能力的复合型应用性人才。学生修满学业,授予工学学士学位。毕业生能从事化学工程、精细化工、化学制药、生物化工、高分子化工以及石化、冶金、能源、轻工、环境保护等领域的工程设计、技术开发、生产技术管理、市场营销、科学研究和教学等方面的工作。

主要课程:高等数学、大学物理、大学英语、电工学与实验教学、化工模拟与优化、化学合成实验、无机及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化工原理、化工设备机械基础、化工热力学、反应工程、精细有机合成单元反应、化工工艺学、化工工艺实验、计算机辅助设计、化工仪表及自动化等。

 

环境工程

培养目标:本专业主要培养从事环境科学与工程技术等方面的专业人才, 掌握环境化学、环境微生物、环境监测、污染控制工程、废弃物处理及资源化、工业生产清洁技术、水资源保护等方面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应用能力。毕业生主要从事环境监测分析、污染控制与治理工程的设计、资源利用和工业生产清洁工艺开发等生产技术和管理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学生修满学业,授予工学学士学位。毕业生能在行政管理部门、规划部门、环保部门、设计单位、工矿企业、科研院所、学校等从事污染控制工程,环境工程设计、施工和管理,环境监测分析与评价,清洁生产,科研及教学等工作。

主要课程:高等数学、工程数学、大学物理、大学英语、无机与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化工原理、电子电工学、环境监测、环境微生物学、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水污染控制工程、固体废物处理工程、环境工程设计、环境化学、工业废水处理工程。

 

材料化学

培养目标:本专业主要培养具备材料科学及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与技术,掌握材料化学相关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材料科学与工程及其相关的领域从事研究、教学、科技开发及相关管理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学生修满学业,授予工学学士学位。本专业毕业生可在塑料、橡胶和纤维、医疗药品设备、建筑材料、能源材料、环境保护材料、光学器材、电工电子通讯器材、仪器仪表、轻工、化工等企事业单位从事无机材料、有机材料及其复合材料的研究开发成型、加工工艺的实施,设备维护及常规管理,模具设计,理化检验与产品测试,质量管理,市场开发售后技术服务,技术引进和技术改造等方面的工作。还可以在科研单位承担材料科学研究和新材料开发研究应用方面的工作,从事本专业相关教学及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主要课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材料化学、复合材料学、材料研究方法、聚合物材料学、材料设备基础、无机及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化工原理、大学物理、电工学与电子技术等。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掌握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适应未来发展要求,具有竞争意识、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从事高分子材料设计、合成、制备、应用以及材料性能表征、评价和新材料开发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学生修满学业,授予工学学士学位。毕业生择业面宽,可到电子电器、建材、汽车、包装、航空航天、石油化工、军工、轻纺及医药等系统的科研(设计)院所、企业从事塑料、橡胶、化纤、涂料、粘合剂、复合材料的合成、加工、应用、生产技术管理和市场开发等工作,以及为高新技术领域研究开发高性能材料、功能材料、生物医用材料、光电材料、精细高分子材料和其它特种高分子材料,也可到高等院校从事教学、科研工作。

主要课程:高分子物理、高分子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高分子材料学、高分子材料分析与测试、高聚物合成工艺学、高分子加工成型工艺学、高分子材料设备基础、功能高分子、无机及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大学物理、电工学与电子技术等。

 

制药工程

培养目标:本专业主要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级应用型制药工程技术人才。掌握生物制药、化学制药、中药制药、药物制剂技术与工程的基本理论知识;掌握药物生产装置工艺与设备设计方法,具有对药品新资源、新产品、新工艺进行研究、开发和设计的初步能力;熟悉国家关于化工与制药生产、设计、研究与开发、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了解制药工程与制剂方面的理论前沿,了解新工艺、新技术与新设备的发展动态;具有创新意识和独立获得知识的能力,能在医药、轻工、化工和生物工程等领域从事产品生产、产品研发、科学研究和经营管理等工作。学生修满学分,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主要课程:高等数学、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化工原理、波谱解析、电工学及电子技术、化工设备、化工仪表及自动化、生物化学、药理学、天然药物化学、药物化学、药物合成反应、制药工艺学、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药剂学、制药工程、药物分析、药用高分子材料、药事管理与法规等。

 

药物制剂

培养目标:本专业主要培养具备药学、药剂学和药物制剂工程等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实验技能,能在药物制剂和与制剂技术相关联的领域从事研究、开发、工艺设计、生产技术改进和质量控制等方面工作的高级科学技术人才。具备从事药物制剂的研究、设计开发、生产、质量控制的初步能力。学生修满学分,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主要课程: 高等数学、大学物理、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化工原理、波谱解析、仪器分析、生理学、分子生物学、微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化工仪表及自动化、生物化学、药理学、天然药物化学、药物化学、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药剂学、生物药剂学、制药设备及工程设计、药物分析、药用高分子材料、药事管理与法规等

 

安全工程

培养目标:本专业主要培养具备系统的安全理论知识和技能,掌握安全科学、安全工程及技术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得到本专业科学研究和实践的基本训练,能在安全工程技术领域从事生产管理、技术设计、科研和教学工作的复合型应用性高级专门人才。学生修满学业,授予工学学士学位。本专业毕业生能从事安全技术及工程、安全科学与研究、安全设计与生产、安全监察与管理、安全教育与培训、经济与信息安全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主要课程:无机及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化工原理、安全系统工程、安全生产法规、安全检测技术、安全管理、特种设备安全技术、安全人机工程学、案例分析与事故调查、危险源识别与安全评价、化工设备及其基础。

 

海洋学院(食品工程学院)

海洋学院(食品工程学院)是学校打造海洋特色的排头兵学院。学院设有海洋科学系、生物技术系、水产养殖系、生物工程系、食品工程系、海洋资源与环境系和一个实验中心,有“海洋科学”学术型硕士点一个,“渔业”和“食品加工与安全”农业推广专业硕士点两个。“海洋科学与技术”学科为江苏省唯一的海洋类优势学科,“生物工程”学科为江苏省重点建设学科,“水产养殖”和“水产品加工”为校级重点学科。学院现有食品科学与工程、水产养殖学、生物技术、生物工程、海洋管理、海洋科学、动植物检疫、海洋资源与环境、水族科学与技术九个本科专业,其中水产养殖学专业为国家级特色建设专业点,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生物技术专业为校品牌专业。

海洋学院综合实力强。学院101名教职工中有专任教师79名,60人具有高级职称,其中教授15人,博士40人,硕导21人。学院有省“333 工程”第三层次培养对象3人,省“六大人才高峰”培养对象4 人,省“青蓝工程”培养对象8人。近三年,学院教师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500多篇,其中被SCIEI收录80多篇。出版学术专著和教材多部,申请发明专利80多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国家海洋局创新成果奖二等奖2项,江苏省海洋与渔业科技创新三等奖2项,连云港市科学技术突出贡献奖1项,连云港市政府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多项。目前承担各级各类项目140多项,其中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项,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承担科技部支撑项目2项、科技部863计划项目1项、国家海洋公益项目3项,主持国家重点实验室项目1项、江苏省科技厅项目13项和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重大项目3项。

海洋学院教学与实验实习条件好。海洋实验大楼建筑面积近12000平方米,仪器设备总值2000多万元,设有“江苏省海洋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和“江苏省生物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拥有中央与地方共建的“海洋生物工程实验室”、“海洋生物资源开发与加工实验室”、“海洋生物技术实验室”、“海洋生物学实验室”和“水产养殖学实验室”;有与江苏省海洋渔业局共建的“江苏省沿海特色水产品加工研究开发中心”、“江苏省海水养殖甲壳类种质资源研究中心”、“江苏省海水甲壳动物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和“江苏海水养殖动物病害重点实验室” 等多个研发平台。学院拥有200余亩水产养殖基地,并建成榆城集团、中洋公司、三得利公司、雨润公司等稳定的实习实训基地30多个。

海洋学院教学和人才培养质量高。学院以科学研究、学科建设促进专业建设,不断提高教学质量。2012年“水产养殖学”获得教育部高等学校“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水产类”(涵盖水产养殖学、海洋科学)获批“十二五”江苏省高等学校重点专业。2012 年获得挑战杯第七届江苏省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铜奖,获得国家级本科训练计划创业实践类资助项目1项。连续多年超过六分之一的本科毕业生考取硕士研究生,考研率位居全校榜首。2014届考研成功的近60名毕业生中,有32同学考取了“985”和“211”大学。

海洋学院是学校首批进行高考大类招生的试点学院。2014年学校首次将海洋学院招生的八个本科专业按三大类进行招生,海洋科学类包括海洋科学、海洋资源与环境、生物技术、动植物检疫四个专业,食品科学与工程类包括食品科学与工程、生物工程两个专业,水产科学类包括水产养殖学、水族科学与技术两个专业,学生在进入大三时可在专业大类内自由选择专业。

联系人:马志同             联系电话:0518-85895426

 

食品科学与工程

专业特色:本专业是淮海工学院品牌特色专业。本专业依托地方资源优势,以水产品加工为特色,在传统食品专业知识结构的基础上,融入现代食品开发与加工理论与技术,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注重动手能力及合作精神的培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择业竞争能力和就业适应能力。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系统掌握食品科学与工程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富有创新精神,能从事食品生产技术管理、品质控制、产品开发、工程设计等工作的应用性复合型工程技术人才。毕业生可到食品加工企业、化工及生物工程企业、大专院校、海关、商检、卫生防疫、环境保护等部门从事生产、科研、教学及管理等工作。

主要课程:大学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食工原理、生物化学、微生物学、食品分析、食品工艺学、食品机械与设备。

实践环节:工程训练、生产实习、食品工艺实验、课程设计、专业综合大实验、毕业实习与设计(论文)

 

生物工程

专业特色:生物学与工程学相结合,传统发酵工艺与现代生物技术相结合,专业教育与品牌教育相结合,重视培养学生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相结合的能力以及实践与创新相结合的能力。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掌握生物技术的科学原理、工艺过程和工程设计等基础理论、基本技能,能在食品、医药、化工、海洋、环保、园林等行业从事与生物工程有关的设计、生产、管理和应用研究、新产品开发工作的应用性复合型工程技术人才。毕业生可在食品、发酵、医药、化工、海洋、环保、农业、轻工业等行业从事技术开发、生产管理、品质控制、科研教学等工作。

主要课程:大学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化工原理、生物化学、微生物学、生物工业分析、生化工程、发酵工艺学、发酵工厂机械与设备。

实践环节: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工程训练、专业综合大实验、课程设计、毕业实习与设计(论文)

 

生物技术

专业特色:本专业是校级品牌特色专业,师资力量雄厚,利用学校地处沿海的区位优势,以海洋生物技术为特色,重视学生动手能力培养,学生低年级即可进入实验室参与教师的科研工作,学生在考取研究生和就业方面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备生命科学的理论基础和系统的生物技术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应用性复合型专门人才。毕业生可在科研机构及高等院校从事科学研究或教学工作,能在医药、食品、农、林、牧、渔、环保、园林、生物工程等行业的企事业单位和行政管理部门从事与生物技术有关的应用研究、技术开发、生产管理和行政管理等工作。

主要课程:大学英语、有机化学、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分子生物学、微生物学、海洋生物学、细胞工程、微生物工程、基因工程。

实践环节:生物资源调查、生物化学大实验、微生物学大实验、生物技术大实验、文献检索、生产实习、毕业实习与设计(论文)。

 

 

动植物检疫

专业特色:我校是江苏省设置该专业的唯一院校。本专业融动物医学与植物保护为一体,以动植物有害生物的检验检疫为特色,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在动植物生产及其产品质量检验、流通等领域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动植物检疫方面的基本理论和技能,掌握生物科学、动植物检验检疫科学、食品卫生检验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掌握现代动植物检验检疫与有害生物风险评估的理论和技能,具有动植物病理、化验、检测等方面的基本能力。毕业生可在检验检疫部门、卫生与监督机构、生物科学高新企业、农畜产品生产销售等企业从事动植物病虫害检验检疫及防治、农畜产品卫生安全检测、动植物保护等方面的技术与设计、推广与开发、经营与管理工作。

主要课程:分析化学、生物化学、生物化学、遗传学、微生物学、植物病理学、动物组织及病理学、植物检疫学、动物检疫学、食品卫生检验、分子检验检测技术、动物组织及病理学。

实践环节:植物组织及病理大实验、动植物检疫生产实习、文献检索、综合大实验、毕业实习与设计(论文)

 

水产养殖学

专业特色:本专业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和省级特色专业,教育部高等学校“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省重点专业类核心专业。本专业的理论教学海、淡水并重,实践教学与生产同步,注重培养适合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性人才。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水产动植物增养殖、病害防治、水域生态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技能,能从事水产养殖开发、科研与教学、管理等方面的应用性复合型人才。毕业生除继续深造外,可在水产行政管理部门、水产研究所、水产养殖育苗企业、水产饲料企业、水产药品公司等,从事管理、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品质控制、技术服务等工作,也特别适合自主创业。

主要课程:大学化学、微生物学、水生生物学、鱼类学、动物学、水环境化学、生物化学、鱼类增养殖学、甲壳动物增养殖学、海藻栽培学、贝类增养殖学、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学、水产动物疾病学。

实践环节:生物调查、虾蟹育苗实习、鱼类育苗实习、养殖生产实习、毕业实习与设计(论文)

 

海洋科学

专业特色:本专业是学校重点建设专业,以满足开发利用和保护海洋生物资源对人才的需求。海洋生物学为江苏省重点建设学科,也是学校海洋科学硕士点的主要学科方向。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坚实的海洋科学基础理论、基本调查方法和较强的实验技能,能在海洋科学的基础理论研究、海洋生物资源调查与综合利用、海洋环境监测与评估、保护与修复以及生物高新技术产业等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教学与管理工作的应用性、复合型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海洋生物学、海洋生态学、海洋调查、生物化学、微生物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分子生物学、海洋生物资源综合利用、海洋环境监测、环境影响评价、海洋生物制药、海洋管理概论等。

实践环节:海洋生物资源调查、海洋调查实习、海洋环境监测实习、生物化学大实验、海洋生物技术大实验、文献检索、毕业实习与设计(论文)

 

海洋资源与环境

专业特色:本专业是适应江苏省海洋开发战略和我校海洋特色发展开办的国内为数不多的新专业。依托海洋大省的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以近海资源开发、海洋环境保护、海洋事务管理为特色,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注重培养合作精神、动手能力和目标管理能力,具有较强的就业竞争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适应我国海洋事业快速发展、海洋开发与管理人才匮乏的形势,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能献身我国海洋事业,熟悉海洋科学技术基本知识,具备海洋学、资源环境学、生物学的基本理论,掌握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经济动植物增殖、海洋环境监测与评价、海洋资源与环境保护、海洋与渔业管理等基本知识、理论和技能,能在相关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教学、管理等工作的应用性复合型人才。毕业生可在海洋环境保护、海洋资源开发、水产品生产与销售企业、港口系统、各级海洋与渔业管理部门等从事生产、科研、教学及行政管理等工作。

主要课程:海洋生物学、海洋生态学、海洋科学导论、海洋浮游生物学、鱼类学、海洋调查、海洋资源与利用、海洋环境监测与评价、海域使用管理、增殖资源学、资源生物学。

实践环节:海洋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实习、海洋调查实习、海洋环境监测实习、文献检索、毕业实习与设计(论文)

 

水族科学与技术

专业特色:我校是江苏省设置该专业的唯一院校。本专业融水族动植物养殖、育苗、新品种开发和病害防治为一体,以海洋观赏生物为特色,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在观赏渔业和休闲渔业领域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观赏水生动植物养殖与鉴赏、繁殖与育种、营养与饲料、病害防治、水质调控、水族工程设计、水族经营管理等方面知识与能力,能在水族生产、休闲渔业、水产管理等部门从事观赏水生动植物养殖开发、科学研究、教学、管理等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专业技术人才。毕业生可在水族馆、海洋世界、观赏渔业、游钓渔业等部门从事技术研发、养殖管理等工作。

主要课程:鱼类学、水生生物学、水环境化学、饵料生物培养、水产动物疾病学、水产动植物育种学、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学、水族动物生产学、水族景观规划与设计、水草栽培学等。

实践环节:生物资源调查、水族馆生物调查、水族生物育苗实习、水族生物养殖实习、毕业实习与设计(论文)

 

计算机工程学院

计算机工程学院是以计算机类专业本科生培养、全院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信息系统软硬件产品开发与区域信息化服务为主要职能的专业实体,下设软件工程系、网络工程系、计算机应用技术系、现代软件工程研究中心、嵌入式系统研究中心、智能信息技术研究所、云计算中心和连云港市物联网与虚拟仿真重点实验室。二级学科“计算机应用技术”于2008年被确立为江苏省重点建设学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于2011年被确立为省一级重点建设学科。现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网络工程三个本科专业, 2010年计算机科学技术专业被评为江苏省特色专业,2012年包含这三个专业的计算机大类专业成为江苏省重点建设专业类。

学院高度重视人才培养与教学建设,学院自2009年启动了与中国矿业大学联合培养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研究生培养工作。现有在校学生1000余人,专业教师75人,其中具有教授、副教授职称教师21人,博士、硕士以上学历教师65人。此外,聘请10余名国内著名高校和软件企业的博士生导师和高级研究开发人员作为兼职或客座教授。近五年来,教师队伍承担并完成科技部及省市级各类科研课题28项,横向课题18项,发表科研论文400余篇,15项成果通过省市级鉴定,获得市级以上科研成果奖励8项,申请专利3项,申请并获得软件著作权25项;承担省校级教育教学改革课题40余项,出版教材15部,获得省校级教学奖励50余项。学院大力开展实践教学环境与条件建设,构建了环境优雅、装备精良的教学与科学研究条件,形成了以中央与地方共建实验室为主体的计算机软硬件、计算机网络、嵌入式系统和软件工程实验教学平台,与软件企业和科研院所共建了多个高水平实践基地。

学院始终把培养具有优秀的综合素质、较扎实计算机科学技术知识和较强技术运用能力的实用型计算机专业人才放在首位,积极开展嵌入式卓越工程师培养,并探索国际化软件人才培养模式,与MicrosoftIBMATA等著名信息技术教学机构开展了广泛的人才培养合作。学院专门为本专业学生建设了机器人科技创新和ACM程序设计竞赛实验室,为学生开展科技创新和学科竞赛提供专门的指导教师和优越的实验条件。近三年来,学生在ACM竞赛、“蓝桥杯”全国软件设计大赛、天翼杯江苏省信息安全技能竞赛等高水平竞赛中获得十余项奖励。 毕业生在各自的岗位上勇于开拓,扎实工作,受到了用人单位的普遍欢迎。

联系人:姜兵        联系电话:0518-85895385    QQ:278723550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培养目标:本专业方向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扎实的计算机专业基础知识,掌握必要的计算机软硬件工作技能,培养面向嵌入式系统工程领,掌握嵌入式应用系统开发的基本理论、技术和应用方法,从事嵌入式系统和基于嵌入式微处理器的电子产品的软、硬件设计、开发、测试、维护及技术支持等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C语言程序设计、数据结构、计算机硬件技术基础、计算机组成原理、操作系统原理、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计算机网络、嵌入式软件开发、嵌入式系统原理及应用、嵌入式系统设计与应用、嵌入式操作系统、嵌入式系统接口技术Linux程序设计等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嵌入式培养)

培养特色:本专业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与软件产业界龙头企业合作共建专业和联合培养人才,采用“3+1”人才培养模式,由校企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前3年在学校学习,企业工程师也参与部分企业特色的理论和实践教学;第4年在企业进行真实的工程项目实训,完成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优势突出。

培养目标:本专业方向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社科基础知识,掌握扎实的计算机科学理论和软件工程知识,具有很强的应用软件、移动互联应用开发能力,和较为丰富的软件开发实践和项目组织经验,具有创新、创业意识和团队精神的高级应用型技术人才能够胜任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的软件开发、管理、维护和计算机应用、教育等工作。

主要课程C语言程序设计、数据结构、计算机硬件技术基础、面向对象程序设计(Java)、计算机组成原理、操作系统原理、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计算机网络、软件工程、Java开源框架(企业)、云计算与大数据开发技术(企业)、Android应用开发(企业)、T-AMBS TOLO航空移动预订系统实训(企业实训)、Tarena移动互联应用综合实训(企业实训)、毕业设计(校企合作)。

 

软件工程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掌握自然科学和人文社科基础知识,掌握计算科学基础理论、软件工程专业的基础知识及应用知识,具有软件开发能力以及软件开发实践的初步经验和项目组织的基本能力,能从事软件工程技术研究、设计、开发、管理、服务等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C语言程序设计、数据结构、算法分析与设计、面向对象程序设计(Java)、计算机组成原理、操作系统原理、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计算机网络、软件工程、软件测试技术、J2EE环境与程序设计、Web应用开发技术、大型软件系统构造等。

 

软件工程(嵌入式培养)

培养特色:本专业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与软件产业界龙头企业合作共建专业和联合培养人才,采用“3+1”人才培养模式,由校企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前3年在学校学习,企业工程师也参与部分企业特色的理论和实践教学;第4年在企业进行真实的工程项目实训,完成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学生软件研发、工程管理和创新能力优势明显。

培养目标:本专业方向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社科基础知识,掌握扎实的计算机科学理论和软件工程知识,具有很强的应用软件、特别是Windows环境下Web应用软件的开发能力,和较为丰富的软件开发实践和项目组织经验,具有创新、创业意识和团队精神的高级软件技术人才,可在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及信息技术领域从事软件开发及管理方面的工作,以及计算机应用、教育、管理和维护等工作。

主要课程C语言程序设计、数据结构、算法分析与设计、面向对象程序设计(Java)、计算机组成原理、操作系统原理、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计算机网络、软件工程、软件测试技术、J2EE环境与程序设计、Win 平台下大型数据库应用(企业)、C#高级编程(企业)、企业级CMMI5项目管理课程实践(企业实训)、大型网站制作项目实训(企业实训)、毕业设计(校企合作)

 

网络工程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深厚的专业基础知识和扎实的专业知识,具备较强的网络工程专业能力,能从事网络设备和网络协议的研发、网络工程的规划与实施、网络应用系统开发、网络管理与维护、网络安全保障等技术工作,具有良好的人文知识背景、政治思想品德、职业道德素养和团队协作精神的高级应用型网络技术人才,满足国家和地方各行业信息化建设人才的需求。

主要课程:C程序设计、数据结构、计算机组成原理、操作系统原理、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计算机网络、TCP/IP与网络互联、网络规划与设计、网络管理技术、网络安全技术、网络布线与系统集成、网络操作系统、无线网络技术等。

 

测绘工程学院

测绘工程学院设有测绘工程、地理信息系统、海洋技术和海洋资源开发技术四个本科专业,以及海洋动力过程与信息技术学术型硕士点和测绘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点。其中海洋技术专业为教育部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海洋技术与地理信息科学专业组成的海洋科学专业类为江苏省高校“十二五”重点专业。在校学生700余人。连续多年毕业生就业率均超过95%。

现有教职工46名,其中教授7人,副教授15人,具有江苏省“青蓝工程”学术带头人、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培养对象、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和连云港市“521工程”跨世纪培养人才,江苏省教学名师,江苏省优秀教学团队,江苏省“十二五”一级学科测绘科学与技术重点建设学科;多人次获得“江苏省优秀青年骨干教师”、“江苏省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形成了一支以教授为学科带头人,以博士、副教授为骨干的教学和科研队伍。

拥有测绘基础、空间信息工程、空间定位与测量工程、数字化测图、海洋技术和海洋动力过程信息技术等中央与地方共建高校实验室,连云港海洋信息技术重点实验室,与江苏海事局共建海洋信息技术中心。具有数字摄影测量、三维激光扫描、GPS定位与导航等一批先进的实验设施,其中GPS-CORS实验平台和全天候测量实验室位于全国领先水平。

全院教师教学科研成绩突出,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多项国家重点基金项目和“863”计划项目,完成省部级科研项目10余项;“关于数字城市空间管治研究”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并荣获国家测绘科技进步三等奖,“连云港海域使用动态监测研究”、“GPS海域使用动态监测控制网系统”获国家海洋创新成果二等奖;“近海核电站温排热污染遥感监测与影响评价研究” 获国家地理信息科技进步三等奖;“基于CORS的海域使用管理陆海一体化空间基准框架研究” 获国家卫星导航定位科技进步三等奖。在国内外公开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出版专著教材19本;建成国家精品课程1门,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1门,省级特色专业1个,省级精品课程2门,校级精品课程10门。

面向未来,测绘工程学院坚持以教学工作为中心,以学科建设为龙头,坚持海洋强院的发展方针。以教师团队建设为重点,以教育创新为突破,以深化改革为动力,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努力构建一流的教学科研平台。

联系人:王瑞                联系电话:0518-85895585

 

测绘工程

主要课程:数字化测量原理及应用、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大地测量学基础、工程测量学、空间定位技术及应用、地理信息系统及应用、数字摄影测量学。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地面测量、海洋测量、空间测量、摄影测量与遥感等方面的知识,能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从事国家基础测绘建设、城市与工程建设、矿产资源勘察与开发、国土资源调查与管理、水利工程、交通工程、环境保护与灾害预防、地图与地理信息系统的设计、实施和研究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地理信息系统

主要课程:地理学、地图学、数据库技术、网络技术、计算机图形图像学、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软件工程、管理信息系统、卫星定位与导航技术、遥感图象处理、地理信息系统、数字摄影测量、虚拟现实技术、数字城市、地理空间分析、数据仓库与数据挖掘技术、空间决策支持系统等。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地理信息系统、卫星定位与遥感技术的基本理论与技能。能在有关数字政府、市政规划建设、公安、环保、水利、电力、国土、电信、交通、物流、石油、房地产、测绘、海洋等众多行业部门及高校从事科研教学、行政管理、技术开发、生产与管理的高级复合信息化人才。

 

海洋技术

主要课程:海洋动力学、海洋水文学、海洋资源学、海洋工程环境、海岸带规划与管理、地理信息系统、GPS定位导航、海洋遥感技术、海洋信息技术、海籍管理、海洋调查、港航工程、海洋数值模拟分析、数字海洋等。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海洋科学基本理论与掌握海洋技术专长。具备从事海域管理、海洋高科技开发、海洋信息技术、海洋资源探测、海洋环境监测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的能力。能在海洋、海岸带开发与管理、国土资源、交通、水利、石油、环保、测绘、渔业、港口规划建设众多行业部门及高校从事科研教学、行政管理、技术开发、生产与管理的高级专门人才。

 

海洋资源开发技术

主要课程:地球科学、海洋科学、物理海洋学、海洋地球化学、海洋地球科学、海洋测量学、海洋资源学、海洋地球物理勘探、海洋油气地质与勘探、海洋能资源勘查评价技术、海上风力发电工程、海洋油气平台工程、海洋工程安全监测及防灾减灾、海洋工程数值模拟等。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一定的海洋油气、海洋能开发和研究能力, 能在海洋油气、能源开发规划、工程勘探设计与施工行业以及生产与服务领域从事与海洋资源开发有关的海洋资源勘测、海洋资源利用工程以及海洋环境保护科学与技术应用研究、技术研发、生产与管理和行政管理等工作的海洋资源开发技术高级应用性、复合型专门人才。

 

理学院

理学院下设数学与应用数学系、信息与计算科学系、光信息科学与技术系、新能源科学与工程系四个系,现有数学与应用数学、“统计学”、信息与计算科学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新能源科学与工程等五个本科专业,其中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为江苏省十二五重点建设专业。拥有大学物理实验中心和数学实验室,学院共有实验室用房近6150平方米 ,其中大学物理实验中心为中央与地方共建高校基础实验室,06年被评为江苏省基础课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该中心共有50个实验室,总面积6000平方米;数学实验室总面积达150平方米,共有微机95 台,可同时容纳90名学生上机实验。学院建有中央与地方共建光机电信息技术实验室、太阳能利用技术实验室。拥有太阳能集热器热性能测试系统、太阳能电池IV测试系统、风能发电测试系统、GO2000分布光度计等一批先进的实验设备。

理学院拥有教学人员及其他教学辅助人员99人,其中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41人,其中教授12人,博士学位20人,在读博士学位7人。有多名学术带头人,其中省“333工程”2人,完成了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正在进行,完成14项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获省级二类优秀教学成果一项。近几年来在省级以上刊物上发表文章200多篇。有二十几名教师参加了教材编写,正式出版10部,主编6部。《高等数学》、《大学物理》、《大学物理实验》课程先后被评为省级一类和二类优秀课程.

近年来,理学院积极探索进行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基础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多次组织学生参加美国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省数学竞赛、物理竞赛等,均取得了非常优异的成绩。

理学院培养出了多名业界成功人士,优秀校友周作建作为江苏正融科技的副总经理、研发总监,于2011年获连云港市优秀科技人才的光荣称号;有自主创业、产值过亿的高新企业贝迪电子(南京)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勇校友;有获江苏省青年先锋、被北卡罗莱纳大学等美国十所高校录取、获200万元奖学金攻读博士学位的韩萏校友;有美国大学生竞赛一等奖获得者、以优异的成绩考取美国著名大学马里兰大学帕克分校杨念晨等等。

联系人:张振松                  联系电话:0518-85895512

 

数学与应用数学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于1985年开始招收应用数学本科学生,是淮海工学院最早招生的专业之一。1998年招收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至今已招生29年。专业方向从最初的应用数学专业,到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现专业方向侧重于金融工程、经济统计、运筹优化方向。在学校转型升级、结构调整的办学思路下,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在二十多年的办学探索中,将继续培养学生在坚持以强化定量分析基础,加强专业软件技能,联系行业平台实际,突出数学应用能力方面继续稳步展开。

办学至今,已为社会培养了800多名毕业生。毕业生分布在金融、教育、IT、政府部门、外资企业等各个行业,大都已成为业务骨干,在本职岗位受到了用人单位的好评。他们中有自主创业、产值过亿的高新企业贝迪电子(南京)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勇校友,有获江苏省青年先锋的、被北卡罗莱纳大学等美国十所高校录取、获200万元奖学金攻读博士学位的韩萏校友,有美国大学生竞赛一等奖获得者、以优异的成绩考取美国著名大学马里兰大学帕克分校、现已在上海外资企业工作的杨念晨校友等等。

培养目标: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数学修养、创新意识以及创新能力,系统掌握数学和金融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了解经济学的基本原理,熟悉经济统计的一般方法,具有计算机软件开发和应用的基本技能,能在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以及涉及数学应用的相关领域从事企事业单位定量管理,金融产品设计、开发、销售、营运支撑等工作的复合型专业人才。

主要课程:数学分析、高等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宏微观经济分析、运筹学、金融数学、金融工程学、金融学基础、金融统计分析、数学模型、金融数值计算与应用软件、保险精算、证券投资学、会计系统中的数学方法、金融市场业务实习、专业综合课程设计等。

师资力量:现有专职教师28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12人,博士9人,博士后两人,主持或在研国家级、省级、市级科研课题三十多项,出版专著、教材十多部。我系教师辅导的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多次获得一、二等奖。

就业方向:毕业生可在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以及涉及数学应用的相关领域从事企事业单位定量管理,金融产品设计、开发、销售、营运支撑等工作。也可以报考国家公务员,数学类、金融类教师。毕业生也可以报考国内外经济类、管理类、数学类的研究生。

 

信息与计算科学

     淮海工学院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于2002年开始招生,到2013年已经成功招生12届。经过多年的专业建设和学科建设,信息与计算科学系已经建成一支师资力量雄厚的教学和科研团队。培养出了多名业界成功人士,优秀校友周作建作为江苏正融科技的副总经理、研发总监,于2011年获连云港市优秀科技人才的光荣称号。该专业的毕业生大部分从业于IT行业。

在转型升级,结构调整的新的办学思路的大背景下,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办学方向将沿着四条清晰的办学思路展开,即:数字图像处理及应用、软件设计及应用、海量数据分析及其应用以及大规模科学计算。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数学素养和较强的软件设计能力,掌握信息与计算科学的基础理论、方法与技能,具有较强的计算机运用和实践动手能力,能解决信息技术、科学与工程计算中的实际问题以及金融领域数据处理的高级实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 微积分、高等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数值分析、运筹学、数学模型、C语言程序设计、算法与数据结构、超级计算与并行算法、操作系统原理、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计算机网络、Java语言、信息与编码、计算机图形学与可视化、数字信号处理、数字图像处理、现代密码学、Matlab软件、金融工程等。

师资力量:现有专职教师31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15人,博士10人,“333工程”获得者两人,博士后两人,曾获省级二类优秀教学成果一项,主持或主研国家级、省级科研课题近10项,由我系教师辅导的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多次获得大奖。

就业方向:毕业生可在IT、数字图像处理、金融、信息安全等行业或部门从事软件开发与应用、流水线设计、金融数据分析及信息处理工作。毕业生可以报考计算机、经济类、管理类、数学类的硕士研究生,也可以直接申请国外大学的硕士研究生或博士研究生(PHD)的入学资格。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我院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是为适应信息社会的需要而设立的新专业,于2007年开始招生,已有三届毕业生,毕业生升学情况和就业情况良好。经过几年的建设已基本形成了科学合理的专业培养方案和培养目标,建立了符合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的课程体系和培养模式。

光电信息技术是由光学、光电子、微电子等技术结合而成的多学科综合技术,涉及光信息的获取、传输、存储、处理与显示等众多的内容。光电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的各行各业,光电信息技术以其极快的响应速度、极宽的频宽、极大的信息容量以及极高的信息效率和分辨率推动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从而使光电信息产业在市场的份额逐年增加,近年来,随着光电产业的迅速发展,对本专业人才的需求量也逐年增多,就业前景十分广阔。

师资队伍:本专业现为江苏省十二五高校重点建设专业,现有专职教师15名,其中博士5名,硕士7名;教授2名,副教授4名;硕士以上学位人数的比例达到80%,高级职称比例达到40%已基本建成一支学历、学缘、职称、年龄等各方面均较为合理的专业师资队伍。

实验与实训条件:本专业依托中地共建项目光机电信息技术实验室,已建有激光技术实验室、光电检测实验室、工程光学实验室、光纤技术实验室、信息光学实验室、液晶电光效应实验室、声光效应实验室和光电EDA实验室等专业实验分室。现有专业实验仪器设备1453台(套),仪器设备总额502多万元,能够满足本专业的培养需求。

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实践经验和动手能力,我们积极开拓校内外实习基地,在校外,目前已与瑞特电子有限公司、江苏绿扬、连云港天诺光学仪器有限公司等多家单位签订了校外实习基地协议,为学生的认知实习、生产实习提供了充分保障;在校内设除了专业实验室以外还专门设有学生创新制作室,为学生参加各类竞赛创造条件。

主干学科:光学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

主干课程:普通物理、工程光学、激光原理与技术应用、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系统与逻辑设计、光纤通信原理与系统、光电检测技术、微控制器系统及应用、传感器原理与应用。

就业方向:本专业毕业生主要在光电信息工程、光电检测、光电子工程、光通信等领域从事相关产品设计与制造、产品研发与应用、技术管理等工作。毕业生可以报考光学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等专业的硕士研究生。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本专业是为适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新能源产业发展的需要而设立的本科专业。

我校于2009年率先开设太阳能利用专业方向,2011年首批招收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生。该专业现为江苏省“十二五”重点建设专业,淮海工学院首批“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试点专业。本专业现有专业教师15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3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5人。现有专业教学仪器设备总值近750万元,建有热工基础、太阳能采暖、太阳能干燥、太阳能中高温利用、太阳能检测、光伏技术、风力发电、染料敏化电池、传感器等15个实验室,并与日出东方太阳能股份有限公司建立了合作办学关系,可共享其检测中心及国家CNAS认可实验室。

本专业培养学生具备宽广的自然科学、人文和社会科学知识,具有坚实的工程技术基础理论、新能源工程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着重掌握太阳能热利用技术、光伏技术的相关知识和技能,具有进行太阳能利用产品研发、设计、制造、营销和生产管理能力。毕业生可在新能源科学与工程相关各类大、中型企业,从事产品开发、设备制造、检修与维护、集控运行、生产管理等方面的工作,也可在学校、科研院所等单位进行相关方面的教学、研发、工程设计等工作。

培养要求:本专业面向产业需求,重视基础、注重实践、强调创新,着重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和实际专业技能。学生主要学习新能源工程领域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受到工程设计和科学研究的基本训练,掌握本专业必需的制图、计算、实验、测试、计算机应用等的基本能力,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实践和创新能力以及良好的国际交流能力,能解决一般工程实际问题,具有工程经济观念。

主干学科:新能源科学与技术

主要课程:高等数学、大学英语、普通物理、工程制图与CAD、能源概论、热工基础、传热学与换热器、太阳能热利用技术、固体电子学基础、太阳能电池、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系统与逻辑设计、传感器原理与应用、制冷与热泵、风能发电技术。

就业方向:毕业生可在新能源科学与工程相关各类大、中型企业,从事产品开发、设备制造、检修与维护、集控运行、生产管理等方面的工作,也可在学校、科研院所等单位进行相关方面的教学、研发、工程设计等工作。

 

统计学

统计学专业是在原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经济与统计方向)开办12年的基础上,于2013年开始申报,经省教育厅批准于2014年开始招生的新专业。现在的专业方向侧重于经济统计方向。

办学至今,已为社会培养了400多名毕业生。毕业生分布在统计、金融、教育、IT、政府部门、外资企业等各个行业,大都已成为业务骨干,在本职岗位受到了用人单位的好评。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统计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具有良好的数学、经济学素养,了解经济学的基本原理,熟练运用计算机手段进行经济、金融数据的收集整理和研究分析;能在事业、企业单位和经济管理部门从事市场调查、信息咨询、投资分析、风险管理、金融精算、经济核算等开发、应用和管理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专业人才。

主要课程: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运筹学A、数学建模与实验、社会经济统计学、应用统计学、应用随机过程、数据分析和统计软件、宏微观经济分析、金融统计分析、统计论文写作、统计调查实习、专业综合调查、金融风险分析、经济预测、金融数学、金融工程学、金融学基础等课程。

师资力量:现有专职教师28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12人,博士9人,博士后两人,主持或在研国家级、省级、市级科研课题三十多项,出版专著、教材十多部。我系教师辅导的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多次获得一、二等奖。

就业方向:目前,市场上统计人才的需求涉及企业、社会调查公司、生物、医药、金融、保险等行业。统计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量将会逐年递增。毕业生可以社会调查公司、生物、医药、金融、保险等行业就业外,还可在其他涉及统计应用的相关领域工作。也可以报考国家公务员,做统计类、金融类教师,可以报考国内外统计类、管理类、金融类的研究生。

 

文学院

文学院始建于1985年,是淮海工学院建立的最早的院(部)之一,至今已有29年的办学历史。

文学院现有汉语言文学、新闻学、广告学三个专业,其中汉语言文学专业为校级重点专业。有一个电视节目制作实验室和一个秘书实务实验室,另有一个在建的中央地方共建的“数字传媒情景模拟实验中心”(与艺术学院、法学院共建)。现有教职工40人,其中教授9人,副教授12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教师占教师总数76%。文学院师资力量雄厚,教师教学水平高、科研能力强,其中1名教师为江苏省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一名教师为连云港市首届十大社科名家,两名教师为江苏省“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一名教师为江苏省“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近年来先后获得各级各类教学科研奖项20余人次,在权威期刊、核心期刊和省级以上有影响的报刊杂志上发表论文700余篇,主持、参与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30余项,出版专著、教材共20余部。

文学院现有学生800余人。到目前为止,文学院为国家培养了大批有用人才。他们有的走上了市、县等各级领导干部岗位;有的在报社、电台、电视台等新闻机构担当重任;有的考上名牌大学的硕士、博士,成为专家学者,大多数已成为政府管理、新闻、宣传、教育等战线的骨干力量。

文学院的毕业生就业范围广,适应性强,近年来就业率都在95%以上,受到社会和用人单位的广泛好评。

联系人:田德勇             联系电话:0518-85895470

 

汉语言文学

从办学之初,本专业就以应用中文为特色,现划分为高级文秘和涉外文秘两个方向,实行大类培养,前四学期统一课程,后四学期按学生意愿自主选择专业方向。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真挚的爱国情怀、广阔的社会视野、深厚的人文关怀,具备坚实的文艺理论素养、系统的汉语言文学知识,具备较强的综合协调能力、表达能力、竞争能力和应变能力的高素质应用性、复合型人才。学生在校期间主要学习语言学、中外文学、文学理论和文秘方面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学生将具备较坚实的理论基础、合理的知识结构和良好的人文素养,具有较强的思辨能力、写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

本专业在学生培养方面具有口径宽、应用性强、适应面广,兼具基础性和应用性的特点。高级文秘方向的学生毕业后,适合从事公务行政、基础教育、文化产业、出版编辑、文秘策划、中文信息处理等方面的工作。涉外文秘方向的学生毕业后,除了可从事以上工作之外,还可以从事相关领域的涉外文秘工作。

主要课程: VFP程序设计、大学英语、现代汉语、古代汉语、语言学概论、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基础写作、文学概论、秘书学概论、秘书实务、文书档案学、行政管理学、英文写作、文秘英语等

实践环节:学年论文、文案撰写、教学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论文与答辩等。

 

新闻学

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复合型的知识结构、深厚的人文修养、全面的专业技能、富有发展潜质的新闻与传播应用型人才。学生在校期间主要学习新闻学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受到新闻业务的基本训练。学生毕业后,能在新闻宣传、文化传播、编辑出版、新媒体、企业等领域从事新闻传播、宣传、策划、公共关系管理等工作。学生毕业后,能在新闻、文化、宣传、出版等相关领域从事新闻、传播、管理等工作。

主要课程: VFP程序设计、大学英语、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古代文学、新闻学概论、传播学概论、中国新闻事业史、外国新闻事业史、新闻采访与写作、新闻编辑学。

实践环节:学年论文、新闻调查、教学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与答辩等。

 

广告学

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宽广的文化和科学知识,系统掌握广告学专业理论知识,掌握创意酝酿与执行、广告策划、广告设计和多媒体广告等专业知识与技能;能在各行业从事与创意产业、广告管理、广告策划与设计、品牌经营、公关策划、市场分析和营销策划、多媒体广告制作等相关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专业人才。

主要课程:VFP程序设计、大学英语、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古代文学、广告学概论、广告设计概论、传播学概论、中外广告史、广告策划与创意、广告文案写作、广告经营与管理学、中外广告法规与广告职业道德等。

实践环节:学年论文、广告调查、教学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与答辩等。

 

法学院

法学院是一个涵盖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法学、行政管理学和土地资源管理等学科的综合性二级学院,下设法学系、行政管理系、思想政治教育系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中心。现有法学、行政管理和土地资源管理3个本科专业招生。

学院现有教职工45人,其中教授7 (兼职硕士生导师3 )、兼职教授5人、副教授24人、博士及在读博士14人。 35 岁以下青年教师 100% 具有硕士学位。有 1 名省优秀教师,4名省青蓝工程培养对象, 3 名连云港市“ 521工程培养对象,师资力量雄厚。

近三年来共承担或参加省部级研究课题30多项,出版专著10部,公开发表学术论文近 200 篇,获得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1 项、三等奖2 项,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二等奖12项。获得过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省级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和二等奖1项。

学院现有设施先进、功能齐全的多媒体模拟法庭、刑侦综合实验室、行政管理综合实验室、图书资料室,与连云港市中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工商局等16个政法机关及行政部门建立了教学实习基地,为学生专业基础知识技能的学习和训练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学院一贯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并取得优异成绩。2012届毕业生中有13人考取公务员,3人考取省边防总队,4人考取村官,10人考取研究生,年终就业率达到了99.27%2013届毕业生中司法考试通过31人,通过率43.75%。学生课外文体活动和社团活动丰富多彩,在学校许多大型文体活动中成绩突出,如在淮海工学院首届及第三届大学生龙舟比赛中,我院代表队均勇夺冠军。在学校第十六届大学生辩论赛中,法学院辩论队也荣获冠军。

联系人:黄金虎                联系电话:0518-85895544

 

法学

主要课程:法理学、宪法、中国法制史、刑法、行政法、民法、商法、知识产权法、经济法、国际私法、国际公法、国际经济法、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环境与资源法、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实践环节有模拟法庭、课程实习、毕业实习、学年论文和毕业论文。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合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构建和谐社会和法制建设要求,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系统掌握法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较高文化素养和较强的中、外语言及文字表达能力,具有一定的法学教学、科研能力,能从事法律实务及其他相关职业的复合应用型专门人才。就业方向是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部门、海关、商品检验检疫机构及其他行政机关(通过公务员考试);律师事务所等社会法律服务咨询机构;企事业单位、涉外机构等。

 

行政管理

主要课程:现代管理学、政治学原理、公共行政学、公共管理学、公共政策学、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西方行政学说史、领导科学、政府经济学、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学、秘书学概论、电子政务基础与应用、组织行为学等。

培养目标:主要培养掌握扎实的管理学、政治学、经济学等学科基础知识,具备公共政策分析、秘书实务、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电子政务、计算机应用及维护等方面的基本能力,毕业后能在党政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等从事事务管理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专门人才。

 

土地资源管理

主要课程:现代管理学、土地行政管理学、土地管理学、地籍管理学、土地资产管理学、土地资源学、土地经济学、房地产估价、土地规划学、现代测量学、地籍测量学、土地法学、土地资源遥感监测与评价、土地政策学等。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现代管理学、经济学、测绘学及法学的基本理论,掌握土地管理方面的基础知识,熟悉土地及房地产管理的政策法规,具有规划、评估、测量、经纪、计算机等基本技能,能在国土、城建、房地产、农业、交通、环境以及相关领域从事土地管理、土地执法、房地产经营管理与咨询、土地登记代理、土地利用规划、土地调查评估等工作的复合型、应用型专门人才。

商学院

商学院下设管理科学与工程系、工商管理系、会计学系、财务管理系、市场营销系、国际贸易系、金融学系等 7个系,1个现代经济管理实验中心,拥有江苏省现代商务与港口物流实验示范中心、江苏省海洋经济研究中心,以及5个特色学术研究机构。

其中,管理科学与工程、产业经济学确立为校级重点学科与重点建设学科;工商管理专业为江苏省特色专业;工商管理专业类(包括工商管理、会计学、财务管理、市场营销学四个专业)是江苏省重点专业类。

目前,该院在校本科生 2000余人,与中国矿业大学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15名。现有教职工90人,专任教师84人,其中教授15人、副教授 28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教师 68人,已形成了一支教学经验丰富、科研能力强、职称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师资队伍中,有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人选、江苏省“333工程”人选、省“青蓝工程”人选、连云港市“521工程”人选。此外,该院还从国内著名高校聘请了十多名博士生导师、教授为客座教授;聘请了一批实践经验丰富、经营水平高的企业家为兼职教授。该院教师目前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科基金、国家软科学项目等国家级科研课题8项、省部级课题20余项、市校级课题80余项;获江苏省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获市厅级优秀成果一等奖 5项、二等奖 6项。近五年教师公开发表学术论文 50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 9部,主编或参编教材 15部,1门课程评为江苏省精品课程,2部教材被评为江苏省精品教材。该院已形成校企联合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的特色模式,为响应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该院正在着手进行新一轮的教学改革。

商学院秉承“诚正、自律、和谐、创新”的院训,教风严谨,学风优良。通过推行大商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加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教育和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不断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和各方面能力。商学院团委被授予“江苏省五四红旗团委”。学生先后获得全国“工商银行杯”金融产品设计大赛二等奖,全国高校市场营销大赛总决赛中获二、三等奖,江苏省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一、二等奖,江苏省“ERP 沙盘模拟大赛”一等奖、连云港市创新创业大赛一等奖等。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受到用人单位的普遍好评,学院整体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5%以上。

联系人:马建新                联系电话:0518-85895759

 

工商管理

主要课程: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管理学、市场营销学、企业战略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生产与运作管理、运筹学、统计学、投资学、会计学、经济法等课程。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未来社会与科技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和谐发展与健康个性相统一,熟悉和掌握现代工商管理的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具有较强的管理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能在企事业单位及政府等部门从事管理、教学、科研等工作的创新创业型应用性专门人才。

 

会计学

主要课程: 管理学、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统计学、金融学、基础会计学、中级财务会计、高级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管理会计、财务管理、审计学、会计信息系统、经济法等。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现代市场经济及社会发展需要,具备人文精神、科学素养和诚信品质,能系统掌握会计学的基本理论和知识,具有扎实的经济、管理、法律等方面的综合知识,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及良好的持续发展能力,能在营利性和非营利性机构从事会计、审计、财务管理等方面的应有型、复合型人才。

 

财务管理

主要课程: 管理学、微观经济学、统计学、基础会计学、中级财务会计、成本会计、财务管理、财务管理信息系统、管理会计、财务分析学、高级财务管理。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扎实的工商管理、应用经济学理论基础,系统掌握会计信息处理、企业融投资决策、资产营运管理、资本运营与风险管理、全面预算管理及财务分析等财务管理专业知识,具备专业实践应用能力,能在企业单位、事业单位、政府部门与非营利组织、中介机构等领域从事财务管理工作的应用性复合型高级管理人才。

 

国际经济与贸易

主要课程: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统计学、国际经济学、国际贸易理论、进出口业务、国际结算、外贸函电、中国对外贸易概论、国际贸易组织与惯例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能系统掌握国际经济、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与基本技能,熟悉通行的国际贸易规则和惯例,了解国际商品市场的特点及发展趋势,有较强的英语应用能力及外贸业务实际操作能力,能在外经贸企业、外资企业、外贸生产企业、金融机构和政府机构从事外经贸业务、国际结算和外经贸管理等工作的高级应用性、复合型人才。

 

金融学

主要课程: 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金融学、统计学、计量经济学、商业银行经营与管理、国际金融、证券投资学、中央银行学、金融市场学、保险学、金融工程等。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备扎实的经济金融理论基础,掌握金融业务技能,熟悉通行的国际金融规则和惯例,熟练运用外语和计算机工具,具有良好敬业精神和职业道德,能在银行、证券、保险、期货及其他经济管理部门、政策研究部门和企业单位从事金融业务和金融管理工作的复合型应用性金融人才。

 

市场营销

主要课程: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统计学、管理学原理、市场营销学、消费者行为学、广告策划与管理、市场调查与预测、商务谈判与推销技术、人力资源管理、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会计学、财务管理、客户关系管理、电子商务、公共关系学、网络营销、经济法等。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现代市场经济需要,具备人文精神、科学素养和诚信品质,掌握管理学、经济学、市场营销学基本理论方法和市场营销专业技能,具备综合运用相关知识发现、分析和解决营销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创业综合实践能力,能够在营利性和非营利性组织机构从事市场调研、营销策划、广告策划、销售管理、客户管理等营销业务及管理工作的应用性复合型专业人才。

 

物流管理

主要课程: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管理学原理、运筹学、供应链管理、物流管理概论、运输管理、仓储管理、配送中心运营管理、企业物流管理、物流信息系统、物流系统优化与仿真、物流系统规划、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国际物流管理、港口物流管理、集装箱运输管理与实务、国际货运代理实务等。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系统的经济学、管理学基础理论,掌握现代物流管理的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拥有物流系统运营管理、物流系统优化与规划以及港口物流管理等能力,能在企业、科研院所及政府部门从事相关物流管理工作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

 

外国语学院

外国语学院是淮海工学院1985年建校初期就设置的系院之一。下设英语系、日语系和朝鲜语(韩国语)系,在校学生近800人,形成本二、本三、专转本、中外合作办学等多层次办学格局。现有中国籍多语种专业教师45人,其中教授、副教授19人、讲师26人。博士4人,在读博士5人,硕士33人。2名教师入选江苏省“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对象。2名教师分别入选连云港市“521工程”第二、第三层次培养对象。多数教师具有国外工作经验和学习经历,先后有三十多名专业教师到英国、美国、日本、韩国、加拿大、新西兰、澳大利亚等国访学、研修、培训以及外派摩尔多瓦等国开展对外汉语教学。常年聘请十多位来自美国、英国、加拿大、新西兰、澳大利亚、韩国和日本等国的专家、教授执教。 

外国语学院十分重视对外交流与合作,不断探索合作交流新机制和新的办学模式,积极拓展海外合作项目,为学生出国学习深造、教师互派、合作培养搭建平台。与日本关西国际大学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互派交换生;与广岛大学、大阪大学开展了多种形式的交流合作,选派在校学生赴日研修、参加短期实习项目以及推荐攻读硕士研究生。与韩国釜庆大学、湖西大学、白石大学、顺天乡大学等在朝鲜语专业的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学术交流、留学生交换等方面建立了广泛的合作,为学生出国学习提供平台,实现了学生互派、学费互免、学分互认的交流合作机制。英语专业学生申请英国、美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国高校留学的人数逐年增多。

外国语学院教师潜心钻研业务,积极从事科研工作。近几年来,在国内外专业刊物上发表了高质量的教育教学研究及学术论文数百篇;主编、参编教材、专著、编著和教学参考书30余部,承担省级、市厅级和校级各类基金项目、教研和科研项目50余项;获省重点专业建设项目一项,省级精品教材奖两项,省级精品共享课程一项,校级精品共享课程5项。  

外国语学院教风、学风良好,学生基础扎实,教学成果显著。各专业学生参加全国英语、日语、韩国语专业四、八级考试,日本语一级考试,韩国语TOPIC和职业韩国语能力考试通过率均高于全国高校和理工科院校的平均水平。在省、市级各类外语大赛中,专业学生积极参与,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外语专业学生考取研究生和出国留学、研修的人数逐年攀升,毕业生的就业范围广、就业率高,年终就业率均达到98%以上。他们以良好的政治素质、扎实的专业知识、良好的沟通能力、团结协作的精神和吃苦耐劳、创新实践的能力深受用人单位的欢迎和好评。

联系人:张学武                联系电话:0518-85895484

 

英语

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迄今已有近30年的本科办学历史,教学计划科学合理、培养目标定位准确;锻炼并培养了一支基本功扎实的英语专业本科教学师资队伍。目前英语专业教师共计27人,其中具有副教授以上高级职称的教师11人,85%以上教师具有硕士以上学位。常年聘请4-6名英语国家教师任教。

培养目标:本专业主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知识、一定的英语国家文化能力、熟练的语言运用技能和良好的口、笔译能力,能够在外资企业、涉外单位、政府机关、科研院所等从事国际商务、外事活动、语言教学、翻译、管理、文秘等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综合英语、英语听力、英语口语、英语写作、英语翻译理论与实践、 英语口译、英美文学、英语语言学、高级英语、商务英语、国际贸易实务、国际商务函电、跨文化交际、商务谈判、第二外语等。

 

日语

日语专业是淮海工学院成立最早的专业之一,也是在江苏省属高校中历史较为悠久的日语专业。2004年被列为校级特色专业建设,2010年《基础日语》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立项建设,日语专业2012年获得省重点专业立项建设。

日语专业经过二十多年的建设,已经形成了一支较有实力并有较大影响的专业师资队伍。现有专业教师11名,其中教授1名,副教授5名,讲师5名;博士1名,具有硕士学位教师9名。常年聘请4名日籍教师参与专业教学。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基本外语语言知识和基础技能、有一定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能在外经、外贸、外企、外事、教育、文化、新闻出版等部门从事翻译、教学、管理等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基础日语、日语会话、日语视听说、日语泛读、高级日语、日本概况、现代日语语法、日语翻译理论与实践、日语口译、日语应用文写作、商务日语实务、中日关系史、国际贸易实务、第二外语等。

 

朝鲜语

朝鲜语(韩国语)专业自2007年开办以来,积极引进专业人才,提高师资队伍的学历层次。现有专业教师5名,其中副教授2名,讲师3名;其中,博士1名,硕士4名。常年聘请了2名韩国籍教师执教。

培养目标:通过学习韩国语言、文学、历史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接受韩国语听、说、读、写、译等方面良好的技巧训练,培养具有较强的韩国语语言能力,能在外事、外经、文化、新闻出版、教育、旅游及外资企业等部门从事翻译、教学、管理等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基础韩国语、高级韩国语、韩国语视听说、韩国语会话、韩国文学史与韩国文学选读、韩国概况、韩国报刊阅读、韩国语语法、韩国语词汇学、韩国语应用文写作、商务韩国语、第二外语等。

 

艺术学院

艺术学院是淮海工学院富有特色的二级学院。目前设有产品设计、环境设计和视觉传达设计三个专业。学院遵循开放办学、兼收并蓄、服务社会的办学理念,注重开拓创新,逐步形成了基础教学扎实、专业教学规范、学生素质好的办学特色。学院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在实践和总结大类培养的基础上,今年实行大类招生,即学生统一按设计学进行招生,前三学期不分专业,按同一教学计划学习,第四学期再根据个人的兴趣、条件选择所学专业(产品设计、环境设计和视觉传达设计),以培养厚基础、宽口径、重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设计艺术人才。学院拥有一支以博士、硕士为主体的中青年教师队伍,建有综合材料工作室、模型工作室、数字艺术工作室、动画工作室、摄影工作室、陶艺工作室等一批校内实践场所,与省内外多家企业建立了较为紧密的产学研合作关系。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8%以上。

    联系人:李春                联系电话:0518-85895523

 

环境设计

主要课程:素描、色彩、设计基础、计算机辅助设计、艺术设计学、设计表达、室内设计原理、室内设计、建筑设计、建筑装饰材料、建筑装饰构造及施工、模型制作与空间设计、景观艺术设计等。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扎实掌握环境艺术设计基础理论知识,具有较强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能从事景观设计、室内设计等领域工作,以及满足本专业教学与研究工作需要的德才兼备的高技能复合型人才。

 

视觉传达设计

主要课程:素描、色彩、设计基础、计算机辅助设计、艺术设计学、设计创意与方法、图形创意设计、互动媒体设计、企业形象设计、包装设计、书籍设计、海报设计、商业广告设计与推广、视觉影像设计、图形界面设计等

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通过开创新型教学模式,运用互动媒体和美学理论进行设计学习,面向广告、包装、形象、品牌策划等设计部门一线岗位,培养既具有从事较高层次创意设计的能力,又具备从事整体设计策划能力的高素质、高技能、高级应用型的视觉传达设计专门人才。

 

产品设计

主要课程:素描、色彩、设计基础、计算机辅助设计、艺术设计学、设计创意与方法、形态设计、工业设计史、设计表达、人机工程学、产品设计原理和方法、产品系统设计、产品开发设计、产品语意设计、专题设计等。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较高艺术修养,具备一定机械工程基础,掌握产品设计的理论和方法,具有较强的产品设计开发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学生毕业以后可以进入制造企业或者设计公司从事产品设计、设计管理和其他与设计相关的工作,也可以进入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进行设计教育或与设计相关的研究工作。

 

体育教研部

体育教研部是淮海工学院的直属教学机构,承担着学校体育教学、体育科研、群众体育、训练竞赛、体质测试和军事理论教学等工作任务。部门现有教职工48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22人、讲师16人,专任教师高职比65%,硕士比45%,在同类院校中处于领先地位。教职工中拥有国际大学生龙舟联合会认证裁判2人,国家级裁判5人,大体协龙舟项目高级教练员1人,大体协认证教练员3人,国家初级游泳教员4人,国家级社会体育指导员3人,国家级健身指导员2人,中国体育科学协会总会会员2人,另有42人次具有龙舟、帆船帆板、田径、健美操、体育舞蹈等国家一级裁判资格。2人参加了北京2008年第29届奥运会裁判工作,2人参加了广州2011年亚运会裁判工作,2人参加了第十二届全运会裁判工作,2人参加了世界大学生运动会裁判工作。

近三年来,部门获得江苏省教学成果奖(高等教育类)二等奖1项,获得苏北高校科研成果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部门教师在各类刊物上发表科研论文近120篇,其中在核心期刊上发表近20篇。承担校级及校级以上科研项目25项。在省级以上各类论文报告会上有8篇论文获得二等奖,8篇论文获得三等奖,在江苏省高校体育科学论文报告会上有7篇论文获一等奖,32篇论文获得二等奖,48篇论文获得三等奖,连续五年均获得优秀组织奖。

学校现有室内外运动场地136,616.91平方米,生均7.24平方米;拥有2座现代化体育馆;拥有4个标准塑胶田径运动场,其中1个带看台和教学辅房的主运动场;拥有龙舟训练基地一个和水上项目训练场一个;拥有游泳池、台球房、有氧健身房、壁球房、瑜伽房、体育舞蹈房、健美操房、健身房、乒乓球房、武术房、羽毛球房和大学生体质测试室等;拥有篮球、排球、网球、足球、羽毛球、太极柔力球、健身休闲场地60余片;拥有一个200米环形轮滑场;拥有三千多平方米的大型室外健身路径。

近几年来,我校在国内高校中率先实现了与国际接轨、完全意义上的俱乐部制体育教学改革,2013年获得江苏省教学成果二等奖;2013年获得江苏省学校体育先进单位,2010年获得江苏省群众体育工作先进单位;2012年获得中国大学生龙舟运动突出贡献学校;2013年获得江苏省学生体质健康促进工作优秀工作机构。校大学生龙舟队获得2009年、2011年两届全国大学生龙舟锦标赛的冠军,获得2010年、2012年、2013年三届世界大学生龙舟锦标赛冠军。

联系人:孙                 联系电话:0518-85895561

 

休闲体育

主要课程:管理学原理、市场营销学、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教育学、体育保健学、体育概论、休闲体育概论、休闲体育产业概论、运动营养学、体育赛事管理与运营、实用推拿按摩、旅游学原理、导游概论、酒店管理、滨海体育旅游项目策划与组织、水上运动教程、户外应急救援、高尔夫、网球、羽毛球、水上运动(游泳)、台球、健美健身、健身操、户外运动与拓展训练、轮滑、瑜伽。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具有职业意识和自我发展能力,掌握休闲体育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能够在休闲体育活动中从事健身咨询、技术指导、组织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应用性人才。

 


★微信搜索小程序:志愿王

找大学】院校信息,985/211/双一流院校等

选专业】专业信息,清晰了解专业具体情况

高考选科】三个维度,帮助考生自主搭配学科

学业管理】学业剖析,定目标找差距圆梦大学

一键查询】输入分数,一键查看能上的大学

智能填报】志愿神器,AI大数据+冲稳保策略

学业评测】免费测评,五大维度快速认知自我

直播课堂】填报技巧,支持无限次重复回放

专业指导】量身定制,不浪费高考每一分

高考资讯】高招政策,高考实时资讯全掌握

志愿客服】在线解答,高考咨询一键接招

免责声明:文章部分文字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