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服务热线 4001-090-792
小程序
|
关注我们
|
客服
登录/注册
请选择高考地区
安徽
江西
院校对比

重庆理工大学

收藏

普通本科丨理工类丨公办

官方电话: 023-68822995,023-68654964

官方网址:http://www.cqut.edu.cn https://zs.cqut.edu.cn/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2014年本科招生简章

时间: 2014-05-16 来源: 教育部 浏览量: 7954 收藏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是学校“博士点建设工程”重点学科单位,拥有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有国家级特色专业——材料成型及控制专业(重本招生)、重庆市特色专业——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焊接技术与工程专业和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有重庆市重点学科——材料科学与工程;重庆市模具技术重点实验室、重庆市模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庆市高校特种焊接材料与技术工程研究中心、重庆理工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模具C3P联合中心;有一支理论基础深厚,科研和教学能力强的师资队伍,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拥有一支实力雄厚、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现有专任教师63人,教授20人,副教授23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比例为44%,硕士学位教师比例为32%,具有工程背景的教师比例为82.34%。拥有省部级及以上骨干人才共13人次,其中,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资助计划人选1人,重庆市学术带头人2人,后备学术带头人1人,重庆市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4人,重庆市“322”人才计划第二层次人选1人,重庆市优秀教学团队2个,重庆市科研创新团队1个。校级创新团队4个。近3年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共计发表学术论文500余篇,三大检索收录近300篇,出版学术专著及教材20部,科研经费3000余万元,获国家、省、部级奖励10余项,科研成果被采用16项,直接经济效益近5亿元。
  学院积极开展广泛的国际国内学术交流与合作,与美国、英国、德国、日本、新加坡及国内的科研院所和企业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并达成了教师互访、联合培养研究生及产学研合作协议,为提高教育质量和学生就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近3年学院毕业生就业率都在96%以上。
  学院2014年招收14个班,共计560人。
  第一批次招收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6个班240人;第二批次招收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4个班120人、焊接技术与工程专业2个班80人、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2个班80人。学生在填报志愿时只填写专业,进校学习两年后,根据自己的爱好和学校的相关要求再选择本专业的专业方向。
  学院致力于培养既有扎实基础,又有拓展能力的材料工程类复合型人才,塑造学生较宽的适应性、较强的动手能力和较高的创新意识。历届毕业学生就业面十分广泛,分布在航空航天、汽车制造、建筑材料和工程建设监理单位等大中型国有企业、民营或外资企业。也可在学校或科研机构从事相关专业教学或科研工作。
  学院招生咨询电话:023-62563173
  学校招生咨询电话:023-62563211/68654964
  学院网站:http://cl.cqut.edu.cn/

  专业名称: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
  学制:四年 层次:重点本科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是国家级特色专业,重庆市第一批次招生专业,重庆市材料加工重点学科单位和学校首批硕士点单位。有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重庆市重点实验室各一个。经过20多年的建设,形成了以下三个特色培养方向,近3年毕业生就业率都在98%以上。
  模具技术及计算机辅助工程方向
  培养目标:本方向主要培养既有材料成形工艺和模具设计基础知识,又能精通数控加工、特种加工等模具制造技能的专门人才。着重培养学生材料成形的计算机辅助设计(CAD)和模具计算机辅助制造(CAM)的能力。
  主修课程:数控加工、模具制造技术、模具CAD/CAM、材料成形CAE、金属塑性成形技术、塑料成型工艺及模具、压铸工艺及压铸模设计等。
  主要毕业去向:主要从事模具制造工艺、实验与开发、科研、教学及技术管理等工作。
  金属塑性成形工艺及设备方向
  培养目标:本方向主要培养既有材料科学、材料成型的基本理论知识,又有金属塑性成形工艺设计、模具设计和设备管理的技能专门人才,着重培养学生冲压和体积成形过程计算机辅助工艺分析和模具设计能力。
  主修课程:冲压工艺及模具、模具制造技术、金属成形计算机辅助设计CAD/CAE、塑性成形设备、锻造工艺及模具设计和特种塑性成形技术等。
  主要毕业去向:主要从事金属零件制造工艺及模具设计、汽车零件制造等方面的技术、科研、教学及技术管理等工作。
  精密铸造技术及装备自动化方向
  培养目标:本方向是材料科学、铸造成型工艺与铸造机械自动控制技术的综合与交叉,主要培养学生金属凝固的基础理论与铸造成型工艺及过程的计算机模拟与仿真,铸造模具CAD/CAM等方面的技能。
  主修课程:铸造成型理论基础、铸造成形工艺及设备、铸造成型过程数值模拟,铸造成形工艺、铸造成形和生产过程自动控制基础、特种铸造技术等。
  主要毕业去向:本专业培养具有铸造成型加工基础理论与应用能力,从事铸造加工工艺及设备设计与开发,科学研究、生产管理、经营销售等方面工作工程技术人才。

  专业名称: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重庆市特色专业)
  学制:四年 层次:本科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本专业分以下三个方向进行培养)
  金属材料工程方向
  培养目标:培养具备材料科学基础与金属材料工程应用方面的知识,具有新材料、新工艺和新技术等方面的研究开发能力,能从事金属材料成分设计、材料选用、熔铸、热处理、表面强化、失效分析、产品的检验与市场营销等方面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主修课程:金属材料学、热处理原理及工艺、热处理设备及自动化、合金设计及熔炼、复合材料学、材料失效分析等。
  主要毕业去向:可在材料加工与机械制造等行业从事材料的成分设计、金属制品的生产、加工、检测;亦可在物资、经贸等部门从事商检、质检与管理工作,还可在教学、科研机构从事新材料、新工艺和新技术等方面的研究与开发工作。
  材料表面工程方向
  培养目标:培养学生具有较宽的基础知识和坚实的专业知识,通晓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服役过程中表面与界面行为,能在材料腐蚀与防护、表面涂装、表面强化、绿色再制造等领域从事科学技术研究、生产应用与经营管理的卓越工程师人才。
  主修课程:现代表面科学与工程、材料腐蚀与防护、摩擦与磨损、涂料与涂装、电镀等。
  主要毕业去向:本方向毕业生可在石油、化工、航空航天、建筑、轻工等领域,从事表面失效分析与防护、表面修饰、表面绿色再制造等相关领域的科学技术研究、产品研发或生产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方向
  培养目标:培养具备无机非金属材料的基础理论,掌握无机非金属材料特别是建筑材料制备的基本方法和工艺过程,具有从事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应用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主修课程:无机材料与工艺、无机材料工厂设计概论、建筑材料学、粉体工程等。
  主要毕业去向:能在无机非金属材料结构研究与分析、材料的制备、材料成型与加工等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工艺和设备设计、生产及经营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专业名称:焊接技术与工程专业
  学制:四年 层次:本科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培养目标:培养具备材料科学理论知识,掌握先进连接及其自动化技术,能从事焊接工艺设计及设备制造、焊接过程的自动控制、焊接生产管理及质量控制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主修课程:焊接冶金及金属焊接性、连接方法与工艺、焊接电源及控制、焊接结构工程和现代连接技术等。
  主要毕业去向:学生毕业后能在船舶、机械、电子、化工及国防工业等领域从事焊接技术与工程方面的试验研究、开发设计、运行管理和经营销售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专业名称: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
  学制:四年 层次:本科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高分子材料及工程等方面的知识,掌握高分子材料及其成型工艺、成型模具及塑料机械设计与制造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技能,能在高分子材料的合成、改性和成型加工等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工艺和设备设计、生产及经营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
  主修课程:高分子化学、高分子物理、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机械设计、机械原理、高分子材料成型机械、高分子材料成型模具设计、高分子材料成型工艺学、聚合物改性原理及方法、高分子材料与应用、模具CAD/CAM、模具CAE、塑机及模具制造技术、近代测试及表征技术等。
  主要毕业去向:毕业生能从事高分子材料的成型原理及成型工艺研究、产品与模具设计、成型机械设计、配方设计、合成改性,高分子材料制品的生产管理、技术研发等工作,以及高分子相关专业的教学工作等。
  毕业生适应的工作领域包括轻工、石油化工、建材、电子、家电、通讯、汽车、交通、医药、环保、包装和航天航空等大中型企业、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
  特色、优势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追踪学科发展趋势和前沿,围绕重庆市汽车摩托车,装备制造业,电子信息等支柱产业的发展开展建设,已在轻合金材料及其表面工程、材料精密成形技术、电子功能材料与先进连接技术、数字化制造与特种加工等领域形成了特色和区域优势。其优势体现在:
  1)师资力量雄厚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拥有一支实力雄厚、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现有专任教师63人,教授20人,副教授23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比例为44%,硕士学位教师比例为32%,具有工程背景的教师比例为82.34%。拥有省部级及以上骨干人才共13人次,其中,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资助计划人选1人,重庆市学术带头人2人,后备学术带头人1人,重庆市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4人,重庆市“322”人才计划第二层次人选1人,重庆市优秀教学团队2个,重庆市科研创新团队1个。
  2)学科平台完备
  建有汽车零部件制造及检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重庆市模具技术重点实验室、重庆市模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庆市高校特种焊接材料与技术工程研究中心、重庆理工大学上海交通大学C3P联合中心、重庆市轻合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表面工程分中心。现有实验室面积3300m2;拥有各种大型仪器设备共计287台(套),设备总值4000余万元。
  3)科研成果丰硕
  近5年来,获得了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军工863项目子课题、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资助计划项目等共计300余项,科研经费达3000余万元。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400余篇,其中SCI、EI、ISTP收录论文150余篇,获得发明专利30余项,出版教材及专著25部。获得国家及省部级科技奖20余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一等奖3项。科研成果被采用16项,直接经济效益达3亿元。
  4)合作交流广泛
  该学科已与英国帝国理工学院、日本东北大学、德国GKSS研究中心、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国内外高校和研究院所在科研和人才培养方面建立了密切合作关系。
  5)人才培养质量高
  在人才培养上,注重专业技术领域与地方支柱产业紧密结合;依托省部级科研基地,科研促教学;积极开展与国内外知名高校、院所和企业在科学研究、人才培养、项目攻关等领域进行密切的交流与合作,开放式办学;注重学科发展与人才培养的紧密结合,不断丰富人才培养内涵,为国家培养了大批具有坚实理论知识和较强应用能力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6)毕业生就业形势好
  我院毕业生就业形势好,近年来毕业生就业率均在95%以上。毕业生主要在国有大中型企业、三资企业、行政事业单位、相关院校及科研院所等从事研发、制造、管理和营销等工作。学院每年为长安福特汽车有限公司、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中煤科工集团有限公司重庆研究院等知名企业输送优秀毕业生。毕业生专业知识扎实,具有良好的工程实践素质和踏实的工作作风,受到用人单位的普遍欢迎。